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0月9日,贵州茅台(600519)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调整及公司高管人员调整。在经历了2021年前三个季度股价的大幅震荡后,贵州茅台此时进行人事调整,不禁让市场充满想象。

不过,仅就股价而言,贵州茅台的想象空间似乎并不大。作为A股的股王——贵州茅台2014年以来表现强劲,股价从2014年年初的74.38元一路上涨,截至到10月8日1839.60元的收盘价,股价在7年零9个月的时间内累计上涨23.73倍,平均一年收益翻3倍还多!

也正因为此,贵州茅台被市场誉为价值投资的典范,更被众多投资者视为长期投资的标杆。特别是经历了2019-2020连续两年的股价大幅增长后,贵州茅台在投资者心目中“买茅台,赚大钱”的认知得以不断强化。

于是在2021年初,该股便展开了一波冲高行情,并于牛年春节开盘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创出了2608.59元的年内最高价,当日收盘市值更是接近3.08万亿元。2021年2月,网上甚至出现了一种对比:贵州茅台当时的市值已超过深圳2020年的GDP,成为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的中国“第三大城市”。

虽然这样的数字对比多少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贵州茅台当时的市场光环的确耀眼。也许正是在这种类似魔幻的市场氛围中,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购买茅台股票的队伍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IND数据显示:2020年底,贵州茅台的股东人数是108662户,户均持股11560.60万股。随后这两个数字开始一升一降,到了2021年6月30日,贵州茅台的股东人数增加至146298户,股东人数在6个月的时间内增加了34.63%。户均持股数也在6个月的时间内由11560.60股下降至8586.57股,下降幅度达到25.72%,筹码分散化的趋势已经是相当明显。

如果说2021年6月当月超过6%的月跌幅还没有引起投资者注意的话,那么7-8两个月的连续杀跌,则让高位买入茅台的投资者损失惨重。2021年8月20日,茅台创出年内最低价1525.50元,而这个价位距离2月18日茅台年内最高价2608.59元,跌幅已超过40%。

虽然2021年9月茅台止跌反弹,月涨幅超过17%,但对于茅台接下来的走势,市场却充满争议。茅台还要多久才能再回到2000元上方,2021年四季度茅台还有机会吗?茅台还是那个永远不会赔钱的茅台吗?这些问题,的确是投资者,尤其是茅台的投资者现阶段最为关心的。

那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从业绩和估值两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贵州茅台的业绩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贵州茅台2021年半年报来看,公司实现营收490.87亿元,同比增长11.68%;扣非后实现净利润246.49亿元,同比增长8.72%。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茅台的成长性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比以往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而在2021年半年报公布后,有多达41家券商为贵州茅台出具了研报,股王的地位显而易见。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场一致预测公司2021-2023年可分别实现净利润532.71亿元、620.12亿元和712.33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42.41元、49.36元和56.70元。对应10月8日1839.60元的收盘价,PE分别为43.37倍、37.26倍和32.44倍。

其次,从估值层面看,我们通过猎牛座的数据对贵州茅台2017年以来的估值情况进行了对比,具体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贵州茅台2021年已创造了史上最贵的估值,2021年最高价2608.59元,对应2021年业绩的PE高达61.50倍,泡沫十分明显。即便8月20日的年内最低价1525.50元,对应2021年业绩的估值仍然达到35.97倍。

考虑到贵州茅台未来三年16%左右的净利润年均增速,再加之其行业龙头可以享受的估值溢价,接近36倍的估值水平也只能说是合理,根本谈不上低估,而且这还是在透支2022-2023两年业绩的前提下。

实际上,贵州茅台现阶段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净利润增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相当长时间内的低速稳定增长。下图是近10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增速变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图中2021-2023数据为机构预测数据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发现,贵州茅台2017年开始的这波上涨,主要是源于2017-2018年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但从2019年开始,茅台的净利润增速基本就维持在15%左右的水平,而市场一致预测贵州茅台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年均增速在16%左右。显然,16%的净利润增速与目前股价所对应的43倍PE是不匹配的,即便给予贵州茅台一定幅度行业龙头的估值溢价。

也许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虽然9月茅台股价出现反弹,但一些机构仍然在减仓。例如被市场誉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在9月就一直在小幅减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持有贵州茅台的数量由9月3日的8905.63万股,降至10月8日的8799.49万股,累计减少106.14万股。虽然减仓幅度并不算大,但9月30日,10月8日连续两天累计减持超过109万股,这就不得不引起投资者的警觉。

除了北向资金外,QFII资金似乎也在进行减仓。在贵州茅台的大宗交易记录中,我们发现:最近15个交易日,机构上榜的次数并不多,多为游资席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9月30日,10月8日的三笔交易值得投资者注意,这三笔交易的卖方都是国泰君安证券总部,而这个席位是QFII资金的6个大本营之一。虽然说,在买方席位中,我们也看到了机构专用席位,但成交数量偏小且连续性不强。

一方面是估值偏高,另一方面是北向资金和QFII资金的逐步减持,贵州茅台四季度的走势似乎也不太乐观。实际上,对贵州茅台而言,历史上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只不过时间稍微久远一些,那时候很多投资者还没有形成“买茅台,赚大钱”的执念。

2012年,贵州茅台净利润在经历了连续两年高增长后,股价在当年8月创出128.53元的阶段高点,随后就展开了两年零8个月的震荡调整,最低曾跌到15.12元区间,最大跌幅接近90%。直到2015年4月,股价才再度回到128.53元上方。

那么这一次呢?

2011—2012年的上涨起码还以连续两年高增长为依据,而2019-2020年的股价上涨,仅仅是建立在15%的净利润年均增速上。2021年市场情绪的亢奋,2月更是曾让茅台的股价冲破60倍PE大关。如今估值回归,43倍的PE是否就算可以了?显然,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看,似乎都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