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管理序言

因公路外业资料收集深度不够,或精度、广度不足,导致返工、窝工,甚至造成工程浪费、资源浪费。应该从制度设计或法规层面思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9.1铁路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值得公路建设参考。参照《铁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管理办法》(中国铁总【2014】124号)和《铁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铁道部令2006年第26号)的规定,公路建设项目应深化外业勘察调查深度。铁路或公路大、中型建设工程,应在项目决策阶段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在实施阶段应开展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小型项目或工程简易的项目,可适当简化。

根据批准的规划和项目建议书开展初测、初勘,完成相关调查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综合相关专项评估报告及其批复文件,开展定测、详勘、现场调查、方案比选,提出征迁数量、用地总量及分类、施工组织、总概算等,完成初步设计编制。

相应地,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开展必要的补充勘察和测量、调查,编制施工图表、说明和施工预算。

0.9.2不同行业之间的技术政策,存在阶段交叉或搭接,项目前期可研阶段,工程方案需要达到初测初勘深度。为了取得立项批复或立项核准,需要办理项目相关前置手续,则必须提前开展相关勘察或评估、评价等工作,需要相应专业咨询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或评价报告。

办理项目前期相关手续,不同时期,国家或行业有不同的规定。尽管国家简化或持续规范项目审批前置要求,因行业之间的工作深度要求不一致,迫使公路建设项目必须提前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办理土地预审和保护基本农田,占地亩数、占地类型、占地周界,只有初步设计方案确定之后,方可基本确定,甚至只有施工图设计才能确定。生态环保、水土保持、声环境保护方案等环境影响,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提供的填挖方、弃土借土等工程数量,初步设计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0.9.3因外业资料深度制约,内业重复设计、返工窝工等,造成浪费或影响方案质量。尽管公路是线形工程,但规划协调、建设环境协调、建设条件选择等,均必须从面上解决问题。因勘察技术、调查方法、手段等因素制约,工程师更多局限在线形范围,“以点代线、以线代面”,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经审核咨询和审查审批,近年逐步演变为多次“修编”设计文件,不是“局部”补充修改,造成大量重复设计、复核、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审查,包括勘察和测量调查,甚至造成“夹生饭”,设计质量下滑。

简而言之,公路建设项目,应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批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初测报告等资料,编制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批复、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定测报告等资料,编制初步设计。应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工程地质详细勘察补充报告、定测补充报告等资料,编制施工图设计。

0.9.4公路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勘察勘测规范等顶层设计,建议参照铁路建设项目调整。交通运输部成为大交通部之后,铁路、民航、邮政等,已经并入交通运输部,相关技术政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可能性加大。比如,公路路线平纵图,应在公路工程地质平纵面图的基础上绘制出版,高速公路和设计速度不小于80Km/h的一级、二级公路,不应再采用A3幅面,如采用A2加长,分幅路线长度不小于2000m。

尽管国家发改委已经废止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但公路建设项目仍在延续采纳,或参照执行,以及现行公路勘察设计招标范本等行业规定或习惯,也随之需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