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来了。

前面说过了多愁善感的苏门弟子秦观,今天就来看看苏轼门下另一位著名弟子黄庭坚。黄庭坚的人生轨迹总体上来说和秦观差不了多少,但是与秦观想比较,黄庭坚在性情方面却非常的超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庭坚打小就是个神童,据说一本书读上几遍就可以记住,而且他七岁就能写诗,比如下面这首:

《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从字里行间能够感觉到,这首诗理应出自一位老者,看破俗世后的感慨,但是,这就是黄庭坚在他7岁时候的作品。他的一生也就像他的这首诗作一般,超脱。据说他第一次去参加科举考试,大家都觉得他肯定能考中,所以还没等结果公布,就开始办酒宴庆祝了。结果,席间结果出来,黄庭坚并没有高中,这尴尬的气氛,要是换个人肯定只想着找个地缝钻。不过黄庭坚反倒是根本无所谓,继续吃喝,结束后还和大家相约一起去看榜。

当然了,有真正实力的他,在第二次尝试中就考中了,完后就开启了他自己的从政之路。虽然,他性情超脱,但是从官后却是一丝不苟。在地方任职时,朝廷让地方官把食盐强行卖给老百姓,其他的地方官为了完成任务,能卖越多就卖越多,而黄庭坚却坚决不干,非常的富有社会责任感。

《上大蒙笼》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
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
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
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这种性格和苏轼非常相像,并且两人在爱好和才华等方面也都相似,两人的关系也特别紧密,就连人生的起伏都保持在一个频率上,可以说是命运共同体。相差八岁的黄庭坚和苏轼是咋认识的呢?因为,在黄庭坚成名之前,苏轼早早就是当时文坛的天皇巨星了,黄庭坚非常的崇拜苏轼。有一次,苏轼在读到黄庭坚的诗作时,觉得大为吃惊与喜爱。此后,两人也就经常的书信往来,成为了笔友。

除了文学上的相互欣赏,两人的政治理念也差不多,都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所以,当改革派当权的时候,两人都遭受贬谪。等到宋神宗去世后,变法的新党失宠,苏轼他们终于可以翻身了,因此他们也都被召回了朝廷,这也是他俩的第一次正式见面。此后的几年里,以苏轼为中心,黄庭坚、秦观等苏门弟子经常聚会搞文艺活动。黄庭坚对苏轼的崇拜,那也是发自内心的,堪称第一“苏吹”。但是,这样的好日子也是短暂的,毕竟理念一致的两人,在接下来难免卷入政治斗争,而他俩后面的人生轨迹也是惊人的相似。

人生长旅中,能遇到这样一位性情相同,兴趣相投的知己,真是难能可贵啊!最后,老规矩,尝试着仿写一下黄庭坚的诗作,望喜欢。

《夜车游》
驾车披星赴城游,寅卯时分货运流。
多少辛劳无人看,只见国运日日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