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想要学习烘焙的第一步,

必须真正的了解你每天所接触的原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期的主角就是——黄油!

黄油

英文:butter 法文:Beurrè

黄油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被牧民带到了餐桌上。现在,黄油在烘焙和料理中都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根据地域的不同,黄油的称呼也会有些变化。台湾、日本的烘焙书籍中喜欢把黄油称为牛油或奶油,也有的人将其音译为“白脱”。

黄油的制作过程:

黄油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牛奶而非真正的牛油。

黄油是由新鲜牛奶加以搅拌并滤除多余水分之后的奶制品。

制作时首先是将牛奶制作成稀奶油【乳脂肪含量35%-40%左右】,接着在稀奶油的基础上进一步脱水,使得它的脂肪含量能达到80%以上,色泽也会变成微微的黄色。因此,也可以说,黄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奶油”。

刚接触烘焙的新手往往会因为挑选黄油而眼花缭乱,

那么黄油究竟是怎么分类的呢?

01

按味道分类:

市面上主流分为有盐黄油和无盐黄油。

顾名思义,有盐黄油就是在无盐黄油中加入大于3%的食盐,使得黄油中有淡淡的咸味,主要应用在料理中和一些面包制作中,如日式盐面包。同时,有盐黄油常常会用作涂抹面包使用,带有咸香的风味。而无盐黄油中不含盐,也没有咸味,因此在烘焙中大多产品使用的是这种没有咸味的黄油,方便我们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味道。

02

按风味分类(香味):

市面上的黄油也可以分为发酵黄油和不发酵黄油。

发酵黄油的制作过程中会添加一部分酵母菌,有发酵的工序在里面,制作出的黄油会有淡淡的发酵风味(类似于酸奶的味道)。通常欧洲奶源的黄油大多都是发酵黄油,如:总统、铁塔、肯迪雅、伊斯尼等。发酵黄油可以给产品带来独特的发酵风味,适合制作法式西点、牛角面包、欧式曲奇等。

另外一种为不发酵黄油,就是在黄油制作过程中省去了酵母菌的添加和发酵的过程,口味上没有特殊的发酵味道。通常澳洲奶源的黄油都没有发酵的风味,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就是:安佳黄油。这种黄油相对价格更加便宜一些,性价比更高。

03

按脂肪含量分类:

一种为82%脂肪的黄油,也是我们最常见的黄油。

这种黄油里面82%为脂肪,10%-16%为水和矿物质,剩下的是盐和奶粉质。这种黄油中含有一部分牛奶水分,口味相对清淡,质地比较柔软适合大多数烘焙产品制作。

另外一种为99%脂肪的黄油,也称为无水黄油。

这种黄油几乎全是油脂,口味上黄油的味道更加浓郁,质地上更加硬一些,通常以片状的形式出现,适合制作牛角面包、拿破仑酥皮一类的起酥产品或者一些饼干,成品更加酥脆,味道也更加厚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黄油在使用中究竟是怎么让甜品面包变得美味的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继续了解黄油的一些特性:

01

黄油的乳霜性:

搅打乳霜状(室温软化)的黄油,使其能饱含空气的性质称之为“乳霜性(creaming)”。

黄油本来是黄色,但在混入大量空气之后就会变成微微泛白的颜色。制作黄油面糊,最初在黄油中加入砂糖混拌,就是要利用这种性质使空气进入黄油当中,经过烤箱烘烤,空气的热膨胀性质会使蛋糕膨胀起来。黄油调整成乳霜状(室温软化)的硬度,最能发挥这种特性, 但必须注意不能过度柔软。烘焙中应用例如黄油曲奇,黄油磅蛋糕的制作过程中。

02

黄油的酥脆性:

挞面团和饼干,在口中会有酥脆口感的特性。制作出酥脆口感的就是黄油当中称为“酥脆性”的性质。调整成乳霜状硬度的黄油,会在面团中成为薄膜般的分散状态,使麸素不易形成,也可以防止淀粉的附着,制作出酥脆的口感。想要使黄油能发挥这样的特质,就必须是能在面团中形成薄膜状分散状态的硬度,因此必须将黄油从能够以手按压的硬度调整成乳霜状的硬度。

03

黄油的可塑性:

黄油折叠起酥团中,外层面团包裹着黄油,借由擀压折叠,制作出可达几百层的层次。外层面团与黄油几乎必须同样地擀压,否则中间断裂层次就无法形成。

黄油刚拿出冰箱,呈现用手按压形状也不会改变的坚硬状态,但在常温中稍加放置后,就会像黏土般用手指按压形成指印的状态,可以用手自由地改变形状。这种性质就称之为“可塑性”,仅在13~18℃的状态下才能发挥的性质。不同的黄油品牌和种类,可塑性的温度也会略为不同,在制作折叠面团时,需要从冰箱里取出黄油进行敲打,使其形状和软硬度调整至理想状态即可,一般需调整为稍硬的薄片状。在10℃左右调整黄油,13℃左右就可以进行折叠步骤,活用这个性质就可以将黄油进行擀制。黄油一旦融化后,就会失去可塑性,因此在擀压起酥面团时,必须随时保持这个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黄油购买回家之后应该如何储存呢?

黄油的储存方法:

黄油建议储存于冷藏(2-6°C)保存6-12个月、或冷冻(-18°C)的环境当中保存12-18个月

如果在20度以上的温度中2-3天黄油就会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