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一本古文选集,流传至今300多年,依然长盛不衰,我们在中学时期要背诵的古文,大都收录在其中。

或者可以说,现代的中学教材,基本上都是从这本选集里挑选古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名字非常霸气的——《古文观止》。

意思就是你只要看我这一本书,历朝历代最优秀的作者所写的最好的古文,就已经看完了。这么大的口气,我们也挺好奇是哪位世外高人编写的?

令人遗憾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什么有名的文人编写,而只是两位教书匠的杰作。这两位教书匠还是叔侄关系。

叔叔吴楚材,真名叫吴乘权,字子舆,楚材是他的号。小时候就勤奋好学,特别是16岁的时候患上了足疾,一躺就是好几年,这可好,啥事都干不了,就天天手不释卷,过着一心一意躺平读书的生活。

等病好了,自觉学问大进,“功力”见长,居然在家开馆授徒了。然而,即便如此自信,但在现实面前也不得不令他灰心丧气。

吴楚材虽然多次应考,但屡试不中,一辈子都是以秀才的身份,当了一辈子的教书先生。

24岁的时候,他攀上了时任福建巡抚吴兴祚的高枝。吴兴祚是吴楚材的族伯,对吴楚材的才能还是非常认可,并加以器重,除公案书记之外,还让吴楚材担任他儿子的伴读。

吴兴祚在康熙年间是一名大人物,康熙平三藩、收台湾之时,吴兴祚都是主将之一。3年后,吴兴祚为两广总督,吴楚材也随之同往广州。

但当吴兴祚前往归化城担任右翼汉军副都统的时候,吴楚材没有跟随。因为归化城是在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对于从小在浙江绍兴长大的吴楚材来说,实在是离家太远了。

他决定回到老家专心做起了教书先生。那个时候他已经将近不惑之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在他40岁的时候,与自己的侄子吴调侯一道编写了一本畅销书——《古文观止》。这个书名,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卖点的书名,令专业图书编辑推崇备至。

他的侄子也是个嗜书如命,有才气的秀才。同吴楚材一样,屡试不第,一生的主要经历,是在家乡同叔父吴楚材一道教书。

他们编这本书,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当然,有人要说了,这本书都是选前朝的文章,有必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吗?

其实,这本书不止是选文这么简单,而是有他们的点评和讲义在里面。也就是说,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是吴楚材自主编写的私塾启蒙教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在常年授课中,对古文见解越来越深,讲义也做得越来好,融合了历代名家的点评,还有很多自己的一些见解,可谓是集大成者。

一些人觉得他的讲义写得真不错,甚至是手抄录而走。乡村老师,读完他的讲义,觉得不用再看其他,可以“观止”了。

这本民间教材,深受乡村私塾老师的喜爱,大家都想让吴楚材和吴调侯赶紧去出本书,惠及青少年和普通大众学习古文。

于是,他们从平日的讲义中优中选优,编写成书,寄给了远在内蒙古的吴兴祚审阅。吴兴祚看完这本书,觉得对初学古文者大为有益,于是“披阅数过”,还亲自给这本书做序,并马上安排印刷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文观止》一经面世,就成为了畅销书。这本书,创造性地以时代为纲,作者为目,将作者的各类文体的作品集粹于一处,阅读方便,查看快捷,使读者对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认识清楚,印象深刻。

书中入选的文章比较短小,便于诵读,文辞通俗,这些特点很受初学者的欢迎。学习古文,提高古汉语水平,《古文观止》是一部极佳的入门级教材。

它的流行性与通俗性、权威性难以动摇,仍影响巨大,是青年首选的普及性古文选本。

近代文学家鲁迅:“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昭明文选》和《古文观止》)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金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之路的时候,曾经也反复强调《古文观止》对他文学启蒙的重要性。当时巴金的两位私塾老师,都让他硬背过《古文观止》。

“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虽然当时也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写文章就比以前容易得多了....”

巴金不无感慨地说:“这两百多篇‘古文’(《古文观止》收录了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我后来的创作都跟这个‘启蒙老师’有关。”

2020年4月,《古文观止》还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19年石印写刻本 古文观止 6卷

《古文观止》除了清康熙年间的版本之外,民国时期还出版了各类新式学者校勘的《古文观止》,最出名的就有8个版本之多。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中华书局和岳麓书社都相继有了简体字版本的 《古文观止》。如今网上版本很多,大体来说选择中华书局和岳麓书社版本的《古文观止》,应该是上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