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这件事,在如今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懒,懒得阅读文字,而喜欢看自媒体们分享他们的读书心得,更喜欢短平快的短视频带来的感官刺激。

以自身而言,读书生涯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阅读书籍的巅峰时期,不管是自愿还是不自愿的。

关于读书,就我个人经历而言,虽然号称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但上大学的时候,很多人都懂的,游戏占据了很大部分时间。

占据大学时间最多的几款游戏,依次排序:DOTA、魔兽争霸、三国志11、红警还有拳皇。

扯远了,回到高中时候,忙于学业,看得最多的是课本。但一直有涉略古典四大名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浒传》看了一半,没看下去。《西游记》看了一些,感觉没有央视版电视剧通俗易懂,还有画面感。

剩下的两本《红楼梦》,高中、大学都有看,后来大学论文还写的《红楼梦》,一不小心入了索隐派的巨坑中。

岳麓书院版的《红楼梦》,我保存了很久,最后还是在经历北漂第N次搬家后,丢失了。

我觉得大家还是有必要看的,但这本书有毒,懂它的人,会五体投地,不懂它的人,会认为很墨迹。

说白了,这是一本面向大多数女人、文学爱好者以及性格女性化的男人看的书。

我想象不出一位健身房里秀肌肉的大老爷们,看着《红楼梦》的画面。或许他最想看的章节是贾琏和鲍二媳妇的不可描述的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梦原著版(套装上下册)(全两册)(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年级必读书单)

《三国演义》说实话在学生时代没有看全过,觉得看了太多遍的电视剧,很多情节太熟悉没有新鲜感,而且小说老是在书里面夹着一些不算高明的叙事诗,索然乏味。最后,都是跳着读的。

后来大学毕业来北京漂着的时候,住在了一个地下室里。

在那个暗无天日的黑夜里,愣是在潮湿的环境里看完了整部《三国演义》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赵云的每次战斗场面,每次都是孤身犯险,单枪匹马,扭转乾坤。

当时看得我热血沸腾,或许在那个阶段,赵云的形象迎合了我当时单枪匹马来北漂的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

我记得当时我看的应该是毛宗岗点评的三国,那个版本中,索然无味的长诗少了很多,留下的都是精华。

除了这两本真正看进去的长篇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也看得我欲罢不能。

高中时候没有什么钱,只能是用压岁钱去买10块钱一本的金庸全集。虽然很厚,但一本里我记得有《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白马啸西风》《越女剑》《连城诀》。

要在一本书中融合这么多金庸巨著,它的排版字就是那种蝇头小楷,而且还有错页,以及部分章节不全的现象。

当然,现在要批判我当时买盗版书的行为,如今市面上,做盗版书的应该少了,大家版权意识提高了,最关键的可能看书的少了,大家都用电子书。

我为我购买盗版书的行为也付出了代价,那些时候躺在被窝里看着蝇头小楷的金庸全集,我的眼睛从此近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推荐正版金庸全集,希望大家不要步我后尘。

金庸小说,看多了以后,其实还是有一些套路。直到《鹿鼎记》,他才想反套路,而到那个时候,发现清朝的江湖被韦小宝给终结了。

金庸笔下那个时代的江湖,洋枪洋炮已经比刀枪剑戟,武功秘籍要厉害得多。那个时代的江湖人士,也没有《天龙八部》《侠客行》里面犹如魔幻表演般的武功招式。

所以,韦小宝凭着自己的情商,愣是在江湖和朝廷里混得风生水起,还娶了七个老婆,可谓世俗江湖的人生大赢家。

他远比金庸以往主角要幸福得多,他不用遵循道德约束,也不用刻意回避桃花运爆棚的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够喜欢,都可以是老婆,还都能成为老婆。甚至以前高高在上的女领导神龙教主夫人,也可以当老婆。

至于山洞悬崖捡宝奇遇,偶遇绝世高人传授武艺,各种巧合和运气成分……看得多了也就套路了。

于是,在大学期间我并没有将其余几本金庸武侠小说看完。

而是迷恋上古龙的武侠世界,我觉得他笔下的大侠,反套路,一上来虽然就很牛逼,但并不枯燥。

古龙会以整个故事的离奇悬疑作为卖点,牢牢吸引读者沉浸式阅读。他书中紧张刺激的氛围营造,真的就像他的短句一样直撮人心。

我现在还记得小李飞刀大战上官飞虹,那致命的一击背后,是上官飞虹贪恋破掉“小李飞刀,例不虚发”神话的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欢乐英雄》里,那落魄的几位江湖兄弟,在一个破庙里,上演着一场场大战,以及江湖兄弟之情。

多年后的北漂暗黑生涯里,我也曾经落魄地过上了身边有几个江湖兄弟互相扶持前行的生活。

可惜,我的故事远没有古龙书里那么纯粹和美好,也就两年时间我们就变成了路人,没有了联系。

或许是我的性格使然,或许是我本就是个薄情寡义的怪胎。

在大学里,我在图书馆馆里的借书记录很多,但真正看完的书屈指可数。

我本打算多涉略一些外国文学,那些鼎鼎大名的外国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神曲》《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等,都没有让我沉浸下来读下去。

或许是翻译的问题,或许就像外国人看我们的《红楼梦》一样,没有了解当地文化背景做支持,很多时候都看得云里雾里。

外国人吐槽《红楼梦》里的人名实在是难记,我们何尝不对他们一大串的人名望而生畏。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一边看电影,一边看书,正经读完过几本外国小说。

如今印象最深刻的是《傲慢与偏见》。05年电影版的《傲慢与偏见》,成功让我喜欢上了书中的伊丽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觉得,男主长得很丑,很对不起伊丽莎白的盛世美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斯丁文集·经典插图本:傲慢与偏见

看完书本以后,更是对英国贵族绅士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尽管从心理上我还是觉得他们是外表的绅士,骨子里的野蛮。

电影《傲慢与偏见》,我是嫌弃男主不配拥有女主;后来我看电影《红与黑》,嫌弃的是女主真配不上男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拍摄的这部《红与黑》,男主角于连长得真是太帅了,那种帅真的是发自内心地打动人。

所以,也难怪会被雇主夫人爱得五迷三道,不能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名著·译文名著精选:红与黑

《红与黑》的故事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位热血沸腾的青年,崇拜着拿破仑时代的英雄主义,但因为家庭背景太过于卑微,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

因此,他只能借助着自己年轻帅气的资本,以及不计后果和代价的钻营,靠着两个女人,勉强攀上了高枝。

而最终他并没有真正融入早已腐烂不堪的上流社会,而是遵照本心无情地控诉着自己的不满,发出了革命推翻腐朽统治者的最强音。

同时也直面与雇主夫人的情感,表达出自己对这段感情的真诚和怀念。

最终,他因为这些公开言行被判死刑。他原本可以伪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仅可以免遭杀身之祸,还能迎娶白富美,从此辉煌腾达。

可惜,他太年轻了,不愿意与世俗人同流合污。

整整让我觉得很登对的是日本《伊豆的舞女》里的男女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新版)

女主演山口百惠和男主演三浦友和,虽然在电影中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成为了一对伉俪佳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犹记得电影中,川岛乘船离去,远远地见到舞娘挥动着白手帕,那一刻作为读者的我,莫名地感动。这是最绝美的离别,也是最感决绝的离别。

外国文学里这三本书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中国当代文学中,一度我很迷余华,觉得他写的小说特别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华作品:活着(新版)

文字也非常优美,特别是读他的《活着》,真的是会对富贵这样的中国平民百姓的人生际遇,触动不已。

他的先锋派小说,甚至比他的这部带着现实主义意味的《活着》,更加精彩。

然而,当他多年写了本《兄弟》之后,发现属于他的时代好像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羊的门(插图本)

还有一本不知道怎么就接触到的官场小说,《羊的门》也让我看进去了,作者现在还知道叫李佩甫。

故事也是以小喻大,讲述了河南一个小村子里的村支书,通过40年的人场经营,营建了一个从乡到县、从省城到首都的巨大的关系网,这确保了他呼风唤雨、左右逢源的神力和“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辉煌。

大学里也就对这些书籍印象深刻,进入社会后,头两三年还会去听听学术讲座,看看文艺电影,参与文艺活动,但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来时的路,也不再跟别人说自己来北京那微不足道,不切实际的梦想。

因为你都迫于生计,妥协妥协再妥协,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