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不少北京西城幼升小的学生的家长,接到了调剂电话。这两年购买了西城德胜学区、月坛学区的家长,特别是2020年7月31日之后购买的,基本被踢出了学区。

有人宣称:重锤落下,整个西城学区房被彻底打残

但是,真相是这样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位紧张,西城731之后家长填报志愿

昨天,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就针对731之后的买房人发布了通知,要求家长们登录考试官网,填报志愿。

这则通知的内容,大意如下:

1、填报时间7月2日16时至7月4日17时。

2、登陆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官网,查询多校划片入学意向须知,按要求填报。

3、小学学位紧张,不保证第一时间填报志愿录取。

4、不填报的,待本次派位结束后,根据各校剩余学位情况全区范围内派位,不再填写意向。

根据通知内容,这次意向填报分为三个部分:登记入学学校意向、学区内学校意向、相邻学区学校意向。有学位的学校,在相应的意向学位下拉选择框里显示,可以选择填报;没有学位的学校,在相应部分的下方以红色字体显示,不能填报。

西城月坛学区的家长贴出来可选择的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了学区房的家长,发现热门的牛小,基本上都没有了学位,能选择的只有学区中所谓渣小。

而德胜,号称最热门的地区,也不例外。第二实验德胜校区、三帆中学附属小学、五路通小学、育翔小学等热门小学,都没有学位了,要被调剂到什刹海学区几所普通小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东城公布了录取结果,确实调剂了一部分学生,大家都已经惊呼:东城真的随机摇号多校划片了。没料到,西城更狠,731之后,直接被踢出学区,一个剩余学位都没有。

有人说,西城学区房彻底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位紧张才是最大的原因!

重拳出击,铁锤落下,仅仅是因为学区房价格太高了吗?还是因为要着手调整学区房政策了呢?在老财看来,其实都不是。

所谓很多耸人听闻的话,都是一个所谓教育大V、房地产大V的一面之词,贩卖焦虑,收割流量,让家长付费或者买课的。

第一,入学人口太多是根本。

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北京的学位太紧张了。十年前,新入学的适龄儿童也就5-6万人,2020年,这个数字是20万人,2021年也差不多——2014-2015年,二胎政策出台,赶上了一波生育高峰,未来三四年,北京小学入学的儿童数量居高不下。

以西城区为例,六年级1.3万人左右,新一年级2.2万人左右。很多热门的小学,六年级5个班,一年级12个班,学校的音乐、电脑室都用来上学,甚至操场也没有了。所谓牛小,孩子的学习体验并不好。

今年出现学位调剂的情况,不足为奇,学校的接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特别是最热门的德胜、月坛两大热点地区的小学。

其次,调剂的顺位大有学问!

在很多地方,只要父母房子在、户口在,上本学区的小学就没有问题。

但是前些年,给孩子去报名,来得很多人,情况很复杂。有的人,就妈妈的姥姥的房子,已经超出了三代,有的人使用的是舅舅的房子,还有不少集体户口的。

很多人故意混淆了细节,昨天接到电话跨区调剂的,到底是一顺位还是二三顺位。一顺位,就是父母房子、户口在房子上,二顺位是户口和房本在四老上,三顺位是集体户、挂靠户。

一顺位出现调剂的情况很少,只有德胜、金融界,那时候是本学区调剂,这次出现了稍有的跨学区调整,打击了家长的信息。

其实,调剂最多的,肯定还是二三顺位,只有最热门的德胜、月坛的一顺位才被调剂了。

731买房的被调剂,大概率是因为学校招生的学位有限,排在前面的一顺位更多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未来情况会大为缓解。

在2023年之后,入学人口下降之后,热门学校的学位可能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到时候,对口的学区房还是有价值的,可能回归单校的路子。

只要你避开热门的德胜、月坛等地方的学校,买入其他的学区,而且是早早买入,孩子还是能上一个好的学校的。

解决学区房的根本,不在于学校怎么样,而是解决供求的问题——最为本质的,怎么样才能实现教育的均衡化、正常化、平等化,这是教育专家关心的话题。#学区房##北京头条#

当然老财不鼓励大家追学区房,表达个人观点而已。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的投入,而不是学校,这是最根本的。与其追学区,不如好好花时间培养孩子、了解孩子,让孩子健康开心的成长。

欢迎随手关注财富精算师,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