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夏日炎炎,大家的胃口会变得越来越差,孩子亦是如此。孩子往往表现得不好好吃饭,不想吃,不愿吃,吃得少,这也急煞了很多家长,毕竟孩子正在长身体,他们需要很多的营养元素来补充,如果没有食物的摄入,身体怎么能够长得又高又壮呢?但事实上未必是由于天气的原因让孩子胃口不好,当孩子有了积食之后,食物不能被及时地消化,就会让人产生食欲低下的感觉。如果孩子的肠胃里已经有很多食物,孩子也不太可能吃得下过多的食物。那么作为家长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正确的调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家长也非常关心孩子平日的饮食,但是孩子的饮食习惯却未必一定正确,吃得过多、过凉,食物选择的不当通常也会造成积食。而且一时半会儿也很难被发现,往往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能慢慢地被体现出来。

01

积食的表现有哪些?

如果孩子出现积食,往往会在食欲上表现最为明显,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当然除此之外还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异常家长只要留意观察,便会发现。

1、不想吃饭

孩子不想吃食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挑食偏食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真的没有饥饿的感觉。

而积食也是其中一种,由于食物在孩子的胃里得不到有效的消化,长时间的堆积,使孩子的胃部产生了饱腹感。即使到了吃饭的时间,由于孩子没有进食的欲望,自然表现为不想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口腔异味

如果孩子有积食的现象,胃部的食物会在体内长期积存,甚至还会出现变质腐烂,然而孩子不能及时地将这些残渣物排泄出去,那么各种各样的味道就会从孩子的嘴中散发出来。

家长们可以仔细留意一下,如果孩子有口腔内长期有酸臭的味道,那就可以考虑是否有积食的可能。

3、面色难看

孩子的新陈代谢速度很快,他们的皮肤也比较光嫩,由于在生长过程中,血液循环畅通,所以通常来说他们的面色红润,但是由于积食现象使孩子产生气血不畅,久而久之就出现面色难看的现象。

如果孩子的面色出现异常,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由于胃部的积食所造成的,这也需要宝妈们及时地进行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腹部鼓胀

刚出生的婴儿总是圆鼓鼓的,无论是手部还是腿部,包括他们的腹部,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也开始越来越明显。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腹部明显有鼓胀的现象,远远超过了正常的范围,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有积食的现象的产生。同时也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大便次数,如果每天的大便次数少于一次,或者几天才上一次厕所的话,那么也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02

孩子出现积食的原因

说到积食,很多家长可能非常不理解,平时对于孩子的各种饮食都非常当心。基本上孩子吃的食物父母也会亲自尝试,那么为什么孩子就会出现积食呢?

1、过度的喂养

自从孩子出生以后,家中的长辈、父母总是乐此不疲地围着孩子团团转,生怕孩子冷了热了饿了。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家长们也总是为孩子精心准备的各种食物。

但是孩子毕竟年龄小,他们的胃部容量也非常小,如果吃了过多的食物,得不到时间去消化,那么自然就会产生积食的现象。

过度地喂养使孩子的腹部越来越胀,肚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积食的现象也变得越加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食物的选择

虽然孩子的年龄逐渐地增长,他们所能接受的食物也越来越多,但是毕竟是在生长过程中,并非所有大人吃的食物他们都能够接受。

03

家长如何正确调理孩子的饮食

当孩子出现积食的现象以后,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对孩子的肠胃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

1、减少食量

产生积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吃得过多,如果对孩子每天吃的食物进行控制的话,那么积食产生的概率就会低得多。

当然在食物控制方面,不仅是减少主食的摄入,同时也要严格控制零食。家长应该考虑的是孩子一天总的食物摄入量,而不仅仅是每顿饭的量。

2、增加运动量

如果孩子的积食现象非常明显,那么家长就要考虑是否增加孩子每天的运动量。食物大量存在于孩子的肠胃当中,无法得到消化,也是因为孩子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

通常来说爱运动的孩子不但身体会偏瘦,而且也很少会产生积食现象。如果孩子的年龄是低幼,家长可以以引导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做体力方面的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食物的种类

在孩子的食物选择方面,家长尽量要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方说蔬菜水果等等,蔬菜的摄入不仅能够预防积食的现象,同时还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满足孩子每天对于各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需求,可谓是一举多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孩子出现积食的现象,家长一定要找清楚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孩子吃得过多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当然如果家长在做好减少食量增加运动的前提下,孩子的积食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那也一定要做到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