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色关注,我在这里等你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快事。

世界很大,想去看看。那些未知的远方未必能亲身经历。好的文字记载、影像记录,去过人们的见证和感受,可带你去到那些有生之年难得去到的地方。

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瓜果甜、天山美、人们能歌善舞。去过旅游的人们留下的影像、游记更多地加深新疆在人们头脑中的固有印象。

不可否认,李娟的《冬牧场》犹如一扇窗让人们看到新疆哈式萨克游牧民冬牧时的另一个世界。

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李娟历时四个月、零距离,为冬牧场最后的游牧景观,做见证式的留影。豆瓣评分9分。

作者用野生纯净的语言写下哈萨克民族的冬牧生活。

严苛寒冷的生活,被豁达乐观的态度柔化。

同一个时空下,那些未知的远方生动原始的生活打动和治愈人心。

不生活在沙漠和荒原里的人们,无法深切感受人处其中的感受。李娟在《冬牧场》里用零距离观察及作家敏锐准确的笔将深处荒原中的感受,准确呈现读者面前。

与世隔绝放牧生活的孤寂,写得淋漓尽致。想来生活其间的人们感受应胜于读者感受到的孤寂苍凉多百倍千倍。

可这样与世隔绝的生活,作者特有的野生纯净语言将身边的普通哈萨克游牧家庭的每个成员写得栩栩如生。

他们会起个大早,走上好几路去背一袋雪,做一天的家庭用水。

辛苦劳累后,大家回来聚在一起,围着火堆,喝热茶,酣畅大笑,好不快活。

在艰苦严苛的环境下,依旧能载歌载舞。亦或者如此严苛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游牧生活条件于书中的哈萨克游牧民是习以为常的生活。所以长久以来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于世隔绝的世界和严苛的自然环境让读者感受游牧生活的辛苦和不容易。但有一样是让读者羡慕的——在孤寂的荒野,助人就是助己。在冬牧场,随便走进一个地窝子,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亦因荒原的孤寂和寒冷,难得见到人类,人与人容易亲近。这是身处现代文明世界的人们向往却不易做到的。

李娟的《冬牧场》里描述的那个远方,生动原始的生活打动和治愈人心。

喜欢时光恰巧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订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