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博物馆改革发展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增幅23.4%。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224家,非国有博物馆1860家,免费开放博物馆521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据介绍,2020年全国博物馆举办2.9万多个展览,策划22.5万余场教育活动,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采取限流措施的状况下,仍接待观众5.4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1.3亿人次,“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新风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关强指出,为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实现博物馆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历时近3年,研究起草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近日由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

《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博物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关强介绍说,《意见》是新时代博物馆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亮点和创新点包括鼓励先行先试,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如探索建立行业博物馆联合认证、共建共管机制。坚持统筹协调。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如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重点培育10-15家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社会参与、跨界合作、互联网传播等方式,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多措并举盘活博物馆藏品资源。如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

红星新闻记者 严雨程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