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运输车通常也被称为冷运车、冷藏车,通常用于生鲜水果、海鲜、牛奶及易产生变坏、溃烂、发酵等物品的运输。冷链运输车属于专用车型,今天一起来聊聊冷链车的那些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冷藏车的分类

A类冷藏车:平均温度12至0摄氏度;

B类冷藏车:平均温度12至-10摄氏度;

C类冷藏车:平均温度12至-20摄氏度;

D类冷藏车: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0摄氏度;

E类冷藏车: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10摄氏度;

F类冷藏车: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20摄氏度;

G类冷藏车:平均温度8至2摄氏度;

H类冷藏车: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20摄氏度。(虽然H类冷藏车温度要求和F类一致,但还需要经过药监局的GSP认证,所以两者是存在差异的)

二、常见运输品的选车要求

1.蔬菜水果(A-F类均有涉及):蔬果运输是易腐食品当中最复杂、最考验驾驶员的。因为货物类型非常丰富,对所需温度、湿度不一,且很多产品还容易受温度波动影响。另外,果蔬采摘后依然会呼吸并产生热量,因此非常考验冷藏车的保温、制冷效果和驾驶员的经验。

2.冷藏食品(D、E、F类均有涉及):冷藏食品运输相对比较简单,对温控要求相对没有蔬果精确,货物不结冰的情况下运输温度越低越好即可。主要货物有豆制品、禽蛋类、巧克力、水产、罐头和近期开放绿通的冷鲜肉等,根据类型不同,D、E和F类冷藏车都是有所涉及的。

3.冷冻食品(F类):冷冻食品是易腐食品运输当中最简单的,因为这类货物有相对较长的质保期,同时也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只要保证厢内平均温度在20度以下即可。主要运输的货物有冻肉制品,雪糕和饺子等各类速冻食品。此外,F类冷藏车也是目前最热销的。

4.生物制品(G、H类):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因此可以说是冷链运输当中要求最严格的。不仅需要性能出色的运输车辆,而且运输该类货物的车辆还需要符合药监局新版GSP认证,对货物摆放位置、温度检测设备、管理流程等环节都有着相当严格的标准。

三、制冷系统的选择

1.按照车厢体大小来选择:可选独立机组或非独立机组。一般说来6米以上厢体倾向于选择独立机组,亦可根据厢体长短来确定独立机组的大小。6米以下的厢体宜选用非独立机组,要求厢温均能达到-20℃。

2.根据所运货品温度要求来选择:可选用深冷机组或保鲜机组。从价格上来说深冷机组要贵,保鲜机组相对便宜。对于便宜的保鲜机组来说,机组本身并不具备除霜功能,即便有些保鲜机组厂家声称能达到零下十几度,那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已。

3.根据配送的要求来选择:比如用于城市逐点配送,那么一定要选择蓄冷式的制冷机组或独立机组。只有长途或市内间隔较远的逐点配送,才适合使用风机式制冷机组。

4.根据制冷机组的产地和品牌:可以选用国外进口或国产品牌。不过要注意的是,无论国产或进口机组,都要注意机组的温度传感器是否安装在蒸发器的回风位置,因为机组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回风或排风位置两种情况下,温度的读数会相差5℃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