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考核指标可以非常多,其主要的意义是用于评估监控、分析诊断供应链的实际运营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校正及改善!

监控供应链运营情况,往往是汇总关联的指标,用类似于一张仪表盘的多个指标图片,如库存水平的监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指标是战略层次的;有些指标执行层次;更多的指标则是具体而微的管理调整层次。下图为供应链不同指标的金字塔结构。

- 用于评估供应链运营水平指标:

  • 首先是“需求预测”,预测的准确率越高,供应链运营的效率和成本也相应越低;
  • 在需求预测的前提下,对应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完美订单”和“供应链成本”。

- 用于诊断供应链运营状态的指标有不少:

  • 现金到现金的周转天数,关系到企业现金流的稳健。当外部风险越高,不确定性越高的环境下,这一项指标尤其是关键;
  • 先期计划,库存,自动补货的指标,用于判断供应链实际运营状态。
  • 再接下来,可以监控的指标包括下一级供应的状态:如供应商质量,供应商的准时交付,原材料库存情况,采购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

- 可以校正并改善的指标有:

  • 供应链的成本细节;
  • 制造相关的有:生产计划的波动和工厂利用率;
  • 库存相关的有:半成品+成品库存;
  • 订单完成相关的有:订单完成周期;完美订单细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