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人集体的战争创伤和痛苦的历史记忆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一定铭刻在最深处。日本电影《间谍之妻》的故事就是讲述在侵华战争期间,而且其中的某些情节内容与731部队还有着直接的关系。

出于好奇看过影片之后,除了换一个视角拷问自己对这场战争的认识,还发现本片导演黑泽清高超的导演技巧,不仅场面调度精巧流畅,摄影画面也精致考究,复古迷离的视觉效果中透露着40年代日本社会的风貌和上流生活的精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韵致的构图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四十年代的日本神户,虽然在战争期间,可日本国内的生活依然平静,没有受到战争太大的影响。人们身着笔挺的西装到公司上班,社会生活似乎依然欣欣向荣。只是负责纠察和情报工作的宪兵活动频繁,在隐约中威胁着主人公福原优作和他生意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这种大背景下,电影的画面交代了整个四零年代日本的精致风貌。商业繁荣的街道,亚欧结合风格的建筑,西装洋服,颇具现代感的办公空间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导演黑泽清采取了复古语境的描述。用摄影构图上的居中、对称方式,在建筑内部,融合人物空间,合成一个东西方交融的属于特殊年代的日本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照搬西方模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开始产业兴国,富国强兵。在现代化的基础上,依然保留了部分日本文化中东方意味的元素,在西化过程中融为一炉。导演在拍摄构图极力还原时代特征的同时,将服装,场景等等元素,配合了适合于今天观众想象的复古淡雅色调,即整体上偏低色温暖色调的色彩倾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摄影构图与画面色彩的配合下,影片整体的基调定义为一种复古温和的胶片风格,整体上偏向于一种低明度,高饱和,高纯度的黄绿色调。类似的这种风格在今天很多的街拍摄影和人像写真中被借鉴。在摄影后期制作中,有类似的滤镜和预设。如果你是日系风格和复古调色的爱好者,《间谍之妻》的摄影构图和色调一定是值得尝试借鉴的方案。

关于电影的电影

北大教授戴锦华在评价台湾导演侯孝贤的创作时,说到一个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导演们拍摄的电影,都是关于电影的电影,而侯孝贤的作品不是。”

这个所谓关于电影的电影,言外之意就是拍电影的导演们是在大量阅读和观看电影的基础上,学习,尝试,拍摄电影,并且在“电影”的既有范畴框架内进行艺术创作和突破。

把话说回来,黑泽清导演在《间谍之妻》中,直接植入了电影的拍摄和制作的情节,将主人公直接设置成为影片拍摄的爱好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这个人物的爱好和背景,建构了一个热爱拍摄和创作,有利用拍摄创作的条件推进了后来在“满洲国”发现731部队真相的情节。

在电影中拍摄电影,在画面中呈现摄影,戏中戏也好,反电影也罢。电影的创作者,此刻沦落为剧中的符号。影像的叠嶂,爆发出能指与所指的交错火花。方为二十世纪艺术表现手法的终极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低调的曝光

如果你想要在摄影画面中表现神秘与深沉,控制照片和画面的清晰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整部《间谍之妻》的叙事过程中,忽明忽暗,跌宕起伏的剧情本来就容易在观众的心理上形成晦暗不明的感受。

在视觉观看上,如何配合剧情起伏的节奏,在灯光和用光的设置上,相当多数的场景使用了低照度的光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面中大量的细节和形象处于阴影之中,在白天拍摄的戏份,也是在百叶窗和地下室这种并不明朗的环境中拍摄,形成了低调沉闷和压抑的战争情绪。

要不是主题中含有福原里子对于丈夫的深切的感情和爱意的表达的需要,在影片中出现了一些彩色玻璃窗,电车和森林游车河等场景,有着明朗的光线照明,整部影片都将处于一种阴郁的气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中低调的照片,同样适合于表现情绪和抑郁的氛围。特别适合表现低情绪的氛围。当然,低明度同时通过调整色彩饱和度,还能够进一步增强这种心理效应。

杂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影语法

光影塑造也是这部影片的一个亮点。尤其是在光影与人物形象和“梦呓”空间的描写上,导演尝试了多种打光方式,是摄影拍摄的教科书式的案例。

逆光拍摄。逆光在影片中出现最多,因为整个故事包含了一个巨大的秘密,这个秘密涉及到生命,尊严,正义,爱情和家庭。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关系空间中,隐藏与遮掩成为交流的障碍和对真相追寻的迫切。在表现这样的清洁过程中,逆光将人物的形象用一条高光亮线勾勒出来,而剩下大量具体的细节隐藏在阴影之中,晦暗不清,关照了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逆光营造了浪漫的回忆和对爱的向往。在拍摄照片时候我们知道,逆光会产生两种结果,一个是还原阳光温暖的环境,一个是形成抽象的剪影。

在影片中,逆光的出现伴随着别墅中彩色的玻璃窗,绿色的光线强烈而模糊,整个环境犹如在梦中,亦真亦假。每次在家中出现的这个场景都是福原里子在与丈夫的感情和选择上倍感无措的时刻。而这样的一个状态在整部影片萧瑟和相对单调的复古色调中格外显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柔光效果。在《间谍之妻》光影迷离的环境中,更加突出情感纠葛效果的是柔光效果的应用。这种柔光效果是在光与色中间镀上了一层雾气。原本清晰的变得模糊,原本坚持的变得可疑。

就好像最后丈夫与妻子一起商量好的出走计划,还是在最后一刻被丈夫篡改。即便最后的结局是丈夫为了妻子的安全,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是大爱也是背叛。朦胧的柔光效果笼罩在整个故事,在真相和欺骗两者间暧昧地徘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影片48分20秒处,福原优作有一句台词道出了他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事实的原因,“我是一个世界主义者,我信仰着普世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日本拍摄的反思日本战争的影片。影片的故事视角站立在战时日本本土民众的现实上,意在见证即便是在疯狂的岁月中,也不乏有人站在普世价值一端,站在生命那头。影片也提示我们自己,历史从来不是一张薄薄纸,而是由无数个历史中的人,和他们相互产生的细节构成。

今天我们就在历史中,寻找和观看一种关于历史与复古的影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