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舸争流的物管行业,融创服务是如何做到脱颖而出的?

去年刚刚登陆港交所的融创服务,在聚光灯下,交出了自己登陆资本市场后的第一份成绩单。

作为资本市场的新兵,从融创中国分拆物业上市的融创服务,从披露上市计划开始就受到资本市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1日,这家“港股物企新兵”在上市5个月后,交出了自己2020年的全年财报,成为去年上市的16家物企中的第一家。

这份堪称“开门红”的成绩单,无论从营收、管理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上,都显示其正在高速发展。

核心数据彰显“内力”

2020年融创服务经营业绩全面高质量快速增长。

具体来看,其营业收入为46.23亿元,同比增长63.5%;毛利润12.7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77%,毛利率为27.6%。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融创服务的盈利能力再创新高,企业净利润水平持续走高。

2020年,融创服务的净利润为6.26亿元,同比增长131.8%;净利润率为13.5%,较2019年增长4个百分点。

对于上市物企而言,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本的青睐程度。

融创服务在年报中表示,有关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本集团业务扩张,在管建筑面积随之增加。

截至2020年底,融创服务管理面积覆盖全国137个城市,在管建筑面积达到1.3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5.1%。合约建筑面积达到2.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2%。

除此之外,在具体管理业态种类上,融创服务当前主要管理住宅、商业以及城市公共及其他物业三种主要形态。

其中,截至2020年底,公司住宅业态的在管面积达1.05亿平方米,占总在管面积的77.5%;商业物业在管面积达1577.3万平方米,占总在管面积的11.7%;城市公共及其他物业的在管面积为1466.4万平方米,占总在管面积的10.8%。

另外,2020年融创服务净经营现金流10.24亿元,同比增长45%,在手现金93.79亿元。

手握如此充沛的发展资金,融创服务无疑拥有了发展的底气,未来高质量增长自然水到渠成。

总体来看,融创服务通过翻倍的利润增长,向资本市场展现自身的高盈利增长能力,为企业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打下良好基础,增强潜在投资者信心。

融创服务的“外拓力”

整体来看,融创服务已经不再是一家单纯以住宅为中心的物业服务企业,其非住领域的提升同样值得高度关注。

从年报数据来看,2020年,融创服务第三方合约建筑面积跨越式增长,新增第三方合约建筑面积6197万平方米,占总新增合约建筑面积1.1亿平方米的58%。

公司目前的在管建筑面积中,由独立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物业面积为4332.4万平方米,占整体在管面积的32.1%,较2019年底的0.6%大幅提升31.5个百分点,而第三方物业所贡献的收入也达到了6.69亿,收入占比达24.1%,较2019年0.4%大幅提升23.7个百分点。

对此,融创服务在年报中解释称,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开发的物业增加主要得益于本集团对于开元物业管理的收购和通过合作及市场招投标获取的独立第三方所开发的物业的管理服务业务。

在拓展机制上,融创服务选择有规模、高质量、能力互补的优质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快速提升集团的综合竞争力。

2020年5月,融创服务以15亿收购开元物业84.92%股份。据悉,开元物业涵盖城市公共物业、写字楼、医院、商业等多种,且开元物业90%的合约建筑面积均来自于第三方,且非住宅物业占比超30%。

除了收购开元物业外,去年融创服务对价为 867.23 万元收购了成都环球世纪物业95%的权益。

收并购直接大幅增加了融创服务在管面积,收并购完成后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项目面积从2019年的0.6%直接增长至32.1%,收入占比也从上一年的0.4%增长至24.1%。

外拓能力被视为物管公司成长性的重要部分,此次两次大型收购案对融创服务的外拓板块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在并购开元、环融之后,融创服务将原来的7大区域、开元、环融的组织架构调整为15大区域+医院事业部,团队迅速有效整合,架构更加聚焦城市深耕。

显然,融创服务规模高质量快速增长的背后是高效的整合能力和确定性的高增长空间。

与合作品牌优势相互加持,融创服务的规模效益日益凸显,包括浙江、江苏、四川、河南等省份的规模显著增加,合约建筑面积均超过100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融创服务的管理业态也更加丰富,包括医院、会展、政府机构、道路等非住新增合约建筑面积大幅增长。

“市场拓展是融创服务首选的增长途径。”融创服务行政总裁曹鸿玲表示,2021年融创服务的在管面积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在1亿平方米左右,主要通过市场拓展、合作及收并购来实现。

“背靠大树”持续稳健发展

融创服务能够实现高增长、高质量的业绩,离不开母公司融创中国的“能量加持”。

目前,融创中国销售面积稳定增长,持续补充大量土地储备,拥有大量合作资源和良好的政府关系,具有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布局。

在不断整合母公司相关资源、推进协同发展的基础上,融创服务不断夯实并持续提升基础物业服务能力,逐步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从而快速提升品牌力。

值得一提的是,融创服务承袭母公司高增长基因,优质流量转化的潜力同样很大。

融创服务的市占率仅0.3%,而融创中国的市占率达3.3%,这意味着融创服务具有超十倍的确定性极高的潜在增长空间。

同时,考虑到城市深耕带来的规模效益,融创服务的利润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融创服务在业绩会上表示,2021年将会保持比较高的增速,在管面积会有上亿平方米的增长。并且在2021和2022年达成均衡水平,在管面积一半来自第三方,一半来自于母公司。

融创中国2020年录得合约销售额约5752.6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4102.1万平方米。

这些在一两年内都会转化为融创服务的增长规模,在“地产+”布局下,融创中国销售面积稳定增长,持续补充大量土地储备。

此外,加之融创中国作为中国最大的文旅项目持有及运营商,具有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布局,为融创服务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

当前,融创服务正在加快打造智慧园区和智慧物业服务系统,致力于成为业主、从业者、合作伙伴和政府的“首选服务品牌和价值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