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思南县政府网消息:思南县建立“三体系”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教育配套设施,2020年累计投入1300万元用于易地扶贫安置点幼儿园建设,分别在板桥安置点、双塘安置点幼新建上千平方米的幼儿园。合理配套(新建/改扩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10个,按标准配置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确保搬迁群众就医“零障碍”。配套建设平价购物超市、文化活动广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群团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成了12个易地扶贫搬迁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结合安置点周边产业发展、企业用工需求统筹确定培训工种,今年以来累计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031人次,极大地提高了搬迁群众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通过引进扶贫车间、依托产业园区企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补贴、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等方式为搬迁群众就业提供保障,提前在安置点周边谋划19个特色优势产业。

社区治理体系。建立了综治中心、区警务室、综治中心室和接待窗口,成立社区联防队、生活便利服务组、老年义务监督组,及时调解搬迁群众的矛盾纠纷。设置了警务室,按照“一室一警 1名辅警”标准配备警力,建设好“智能平安小区”。组建工青妇、关工委等群团组织36个,经济组织13个,社会服务组织29个,社区治安巡逻队13个,设立调解委员会13个,全面提高服务实效。(王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