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级战列舰的预想图

十月革命后,恢复苏联红海军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比恢复红军要艰巨得多。沙俄帝国建造的大部分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不是沉没就是逃走,有经验的海军军官都被肃清,支撑大海军的造船工业和有经验的造船工人队伍也在内战中凋敝了。在20年代的头六年里,苏联海军甚至需要雇佣德国工人来对剩下的军舰进行保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火灾而报废的苏联海军“伏龙芝”号战列舰

在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1932)期间,苏联海军新建成的军舰只有3艘十月革命以前就开工的巡洋舰,7艘驱逐舰,以及几艘小型潜艇。当时苏联的海军战略是防御性的,在思想上接近法国的“新学派”,认为鱼雷、航空鱼雷、炸弹和水雷是海战的决胜力量,主张海军建设以驱逐舰、鱼雷艇、布雷艇、潜艇等小型军舰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9年建造的“马拉”号战列舰是二三十年代苏联海军最大的军舰

前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在重工业和教育方面获得发展,从而有能力重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在斯大林看来,大海军,尤其是战列舰这种昂贵的战略武器,是强大的工业化国家(斯大林认为苏联已经发展成这样的国家) 必不可少的威力象征。苏联海军司令员奥尔洛夫在1936年提出了一份大舰队计划,在二十五年内建造16艘战列舰和12艘重巡洋舰。这个方案经过最高苏维埃和斯大林本人的修改,最终变成在十一年内(到1947年为止)建造24艘战列舰、22艘大型巡洋舰、20艘轻巡洋舰、182艘驱逐舰、344艘潜艇,总吨位250万吨。

1937年,苏联红军总参谋长叶戈罗夫领导的另一个海军建设委员会提出苏联应当建造6艘航母,其中2艘配给北方舰队,4艘配给重点建设中的太平洋舰队。但是斯大林热衷于火炮战列舰,对航母不感兴趣,再加上奥尔洛夫鼓动海军加以抵制,因此这个计划没能通过。1938年斯大林下令撤销海军司令部,叶戈罗夫和奥尔洛夫都遭到清洗,被处决,此外波罗的海、黑海、北方三个舰队的司令,以及海军学院的主要领导人也都被处决,苏联海军的高层将领损失殆尽。

撤销海军司令部后,斯大林设置了海军人民委员会,深受斯大林信任的伊萨科夫上将担任副海军人民委员。根据他的规划,苏联在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2)当中将建造4艘“苏联”级战列舰,2艘“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和9艘重巡洋舰,此外还将建造30艘驱逐舰和65艘潜艇。

“苏联”级战列舰的设计代号叫“23号工程”,最初预定建造15艘,1939年更改为14艘。头8艘预计在1942年之前开工,另外6艘在1947年之前开工。1938年,“苏联”号(Sovetsky Soyuz)和“苏维埃乌克兰”号(Sovetskaya Ukraina)分别在列宁格勒波罗的海船厂和乌克兰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1939年“苏维埃白俄罗斯”号(Sovetskaya Belorussiya)在白海的莫洛托夫斯克海军船厂开工,第四艘“苏维埃俄罗斯”号翌年也在莫洛托夫斯克开工建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级战列舰的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艘“苏联”级战列舰的建造费用高达45亿卢布,占1940年苏联国家预算的25%。主炮为9门406毫米炮,安装在三座三联装炮塔里。此外还有12门152毫米副炮、12门100毫米高射炮、40门37毫米高射炮和4架水上飞机。它的水下防御技术是由法西斯意大利提供的,叫“普列塞系统”,是一种圆筒状的防水隔舱结构。“苏联”级的外观也与意大利海军最新式的“利托里奥”级战列舰相似。其主机(每艘安装3台布朗-博韦里式蒸汽轮机)、光学仪器和通信设备将向纳粹德国和荷兰采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苏联”级战列舰模型

“苏联”级战列舰的头四艘配置是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方舰队各1艘,太平洋舰队2艘。第二批4艘服役后也采取同样的配置。由于建成以后主要用于太平洋方面对抗日本,因此“苏联”级战列舰的排水量突破了1936年英苏海军协定的35000吨限制,标准排水量高达59000吨,满载排水量65150吨,与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相当,而装甲的总重量甚至超过了大和级。

除了15艘“苏联”级战列舰外,斯大林的大海军计划还包括15艘“喀琅施塔得”级大型巡洋舰,代号为“69号工程”。这一级军舰安装9门305毫米主炮,排水量达32700吨,实际上相当于战列巡洋舰(同时期其他国家的重巡洋舰排水量在8000吨到15000吨,主炮口径为203毫米)。1939年开工的头两艘分别以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的基地——喀琅施塔得和塞瓦斯托波尔命名,预计1943年完工。根据1939年苏德贸易协定,苏联从德国采购了6座381毫米双联炮塔和12门381毫米火炮(苏德战争爆发时已经交付了3座炮塔和6门火炮),很可能是准备换装到这两艘战列巡洋舰上面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的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

为了给建造中的“苏联”级战列舰提供技术参考,苏联在1936年以“国营进出口公司”的名义在美国设立办事处,通过代理商(苏联特工)聘请美国的吉布斯·考克斯公司设计一型3.5万吨级的航空战列舰,项目代号“第10581号工程”,要求航速达到30节,装备9门16英寸主炮和14英寸的舷侧装甲,载机量可达60架。美国海军批准了这项合同,条件是吉布斯·考克斯公司设计的图纸和资料在移交苏方之前先由美国海军审查,确保没有泄露美国军方机密。

为了验证航空战列舰的技术细节,苏联海军在莫斯科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所的大型风洞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实航空战列舰巨大的上层建筑、舰炮和斜角飞行甲板组合在一起会形成妨碍飞机起降作业的巨大干扰流。新建这样一艘航空战列舰的花费,要相当于同时建造一艘5万吨级战列舰和一艘2万吨级航母,而一艘航空战列舰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则远远不及一艘战列舰加上一艘航空母舰(航空战列舰的燃料库是极易被摧毁的目标),因此“第10581号工程”很快遭到了否决。1939年9月,苏联入侵波兰之后,吉布斯·考克斯公司终止了同苏联的设计合同,并退还了余款。

由于缺乏建造大型军舰的经验,以及过分信赖来自德国的技术援助,因此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四艘“苏联”级战列舰中完工程度最高的“苏联”号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德军占领尼古拉耶夫后,船台上的“苏维埃乌克兰”号未完工船体被德军缴获。德国人拆除了已经安装到船体上的一部分装甲板,用来修筑防御工事,剩余的舰体在1944年3月德军撤离尼古拉耶夫时被炸毁了。另外三艘“苏联”级战列舰的船体则停放在船台上,直至二战结束。当时“苏维埃俄罗斯”号的完工程度只有0.9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船台上被德军俘获的“苏维埃乌克兰”号战列舰

“喀琅施塔得”号战列巡洋舰由列宁格勒的波罗的海船厂建造,在1941年秋天停工,当时的完工程度大约为40%,正在安装装甲带。在列宁格勒围困战期间,“喀琅施塔得”号舰上的钢材不断被拆卸下来,用于修筑防御工事,以及其他军事用途。“塞瓦斯托波尔”号的舰体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船厂建造,1941年8月被德军俘获,当时完工程度只有12%。由于苏军在撤退前的破坏,船体已经浸水,处于半沉没状态。由于尼古拉耶夫厂的船台较短,因此“塞瓦斯托波尔”号是分成两段建造的,德军将其中一段加装了若干133毫米和76毫米高炮,改装为浮炮台;另一段舰体则不断被拆卸,将舰体钢材用作兵工生产的原材料。1944年苏联收复乌克兰后,“塞瓦斯托波尔”号的残余舰体仍搁置于船台上,最终在1949年6月全部拆毁,钢材回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军在列宁格勒拍摄的“喀琅施塔得”号未完工舰体

二战结束前夕,斯大林在1945年4月指示海军重新开始“大舰队”的建设,包括恢复建造“苏联”号战列舰。但是由于成本太高,斯大林最终在1948年下令将其停工拆毁。1956年,“苏联”号的一段残余舰体被拖往波罗的海,作为导弹试验的靶标击沉。

苏联海军科技委员会还在1945年春天考察了“喀琅施塔得”号的舰体,认为拆卸和破坏过于严重,不适宜继续建造下去。但是这艘军舰的结构和防护都很均衡,可以改造为全新的大型航母。当时任苏联海军司令的库兹涅佐夫上将要求第17设计局对这个方案进行论证,最终成为“第69AV号工程”。类似于英国的“光辉”号航母,设置两层机库,可以搭载76架舰载机,主要是雅克-9K战斗机。动力系统则安装21万马力的重巡洋舰主机,航速可以达到32节。但是由于苏联无法获得大型舰用蒸汽轮机,这个改装计划最终流产,“喀琅施塔得”号的舰体也在1949年拆毁。

尽管航空母舰在二战中已经无可辩驳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决定性主战力量,但喜好大型火炮战舰的斯大林还是在战后的苏联海军复兴计划中提出了建造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要求。1947年,苏联造船工程师在“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的基础上,结合近十年以来轮机和电子方面的新成就,设计了新一型战列巡洋舰,即“斯大林格勒”。首舰斯大林格勒号于1948年底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预计1958年下水;2号舰“莫斯科”号本计划同时开工,但列宁格勒波罗的海船厂的船台被未完成的“苏联”号战列舰占据,因此只得等到1951年“苏联”号拆解完毕后才开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船台上的“苏联”号舰体

但是,1953年3月斯大林猝死,当年年底苏联海军政策发生剧变,大舰队计划被取消,两艘“斯大林格勒”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也被勒令中止。当时“斯大林格勒”号的舰体已经完成了92%,主机部20%,武器舾装12%,航海装置5%。此后“斯大林格勒”号的未完工舰体被用作海军兵器试验舰,1956年在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附近触礁搁浅,随后用作导弹靶舰。“莫斯科”号则在船台上就地拆毁。此后赫鲁晓夫发展起一支以弹道导弹核潜艇为核心的海上威慑力量,斯大林以战列舰为核心的古典主义“大海军”计划也至此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格勒级战列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