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分的政策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绕不开的争议点,就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高考加分的历史和矛盾事件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就为烈士子女、少数民族、归侨、华侨子女考生提供“优先录取”或高考加分等特殊优惠政策。

其中就包括了“照顾”少数民族考生,同时保障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但是这样的政策也引起了许多汉族家长及考生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2018年,贵州曾发生少数民族考生在加分后差点让该省高考文科状元杨云无缘考上北京大学的事件,造成挺大的争议。

据说当时贵州总加分考生占总数的45%,这还加分的确很不可思议了。

二、高考制度中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存在的矛盾

正是因为高考是一刀切式的人才选拔模式,所以就必然会存在很多的矛盾。

其实就算高考不是一刀切的模式,矛盾也依然会存在,只不过是换一种表现方式的矛盾。

其实高考中关于少数民族的矛盾只有一点,那就是文化环境不太一样,但是却采取同一种选拔方式。

我国国情的确是复杂的,有着多达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其实是差异挺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背景下采取一刀切的高考方式的确似乎是对少数民族不太公平的。

但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加分,又同样产生了另一种不公平,那就是很多少数民族其实和汉族并没有区别。

民族大融合的环境下,很多少数民族早已融入了汉族的生活环境和方式。

很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人不一样的地区也就只有血统和户口本上的民族证明了。

要知道加分政策的本质不是加给血统不一样的人,而是加给文化差异和环境差异的人的。

所以这个矛盾是很难解决的。

唯一的解决方式只能是:对少数民族进行精细化的区分,让加分不再是一刀切的行为!

三、加分政策迎来了转变

目前,继安徽早前率先宣布取消地方性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后,江西、辽宁等也陆续做出类似调整。

据报道,江西、天津、福建、辽宁近期宣布,将分别于2023年或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也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采取进一步规范,缩减加分分值或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

可以看得出来,各地已经开始了对加分政策的优化调整,只不过时间来得略晚了一些。

高考公平是一个长期博弈改进的过程,就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吧!

本文由让生活简单而有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