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一首诗,换取一节公益课。

“我在草地上走走,一走走到故事里头。

雨把春天的故事讲给大地听,大地把春天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小朋友们听过故事说,春天来了,到处走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歌的作者是一位9岁的乡村孩子小波(化名),他在河塌乡雨坛小学上三年级。

那是一次清明节前,小波一早情绪就很低落,上着课眼泪就落了下来。老师上前询问缘由,他只默默地哭,并不接话。下课后他一边跑一边说:“老师,他们说世界上没有天堂。”

原来小波从小就没有父亲,母亲独自一人抚养姐弟四人,生活拮据,也正是因为这样,半大点的孩子总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那天的课上,老师给孩子们放了电影《寻梦环游记》,下课后就带着他在操场散步,什么也没说。第二天,小波给了老师这首诗,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光益(化名)在纸上画下了自己家乡最美丽的样子,送给老师,他问老师:“你知道留守儿童不?我就是留守儿童。”

亮亮的眼睛里有坦然有失落还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留守儿童,牵动你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片田一片村》光益,8岁,云南。

据2018年民政部统计显示,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资源有限无法对学生的真实需求及时反馈,一方面让留守儿童出现厌学、辍学、性格孤僻、道德真空等问题,另一方面甚嚣尘上的留守儿童社会案件也让这一群体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

为此,2020年10月15日,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联合深圳市罗湖区艺启梦想公益服务中心、杭州市六和青少年阅读服务中心联合发起“诗里的童年”全民朗诵公益倡导活动。

山里的孩子们将无处诉说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结合,写下了一首首充满灵性的小诗,画下了一幅幅具有生命力的画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再创作,传递正能量。

为了打破时空的阻隔,让更多的人看到大山里孩子的创作,西部阳光基金会将孩子们的诗歌与绘画搬到“诗里的童年”中,可以通过朗诵诗歌、选择画作完成一次艺术品的再创作,用诗画传情,抚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给自己与他人力量,同时您所有的付出可以兑换成乡村孩子们的公益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到“诗里的童年”系列活动,西部阳光基金会负责人王丽惠秘书长表示:“诗歌和绘画拥有正视自身、反观现实的力量。‘诗里的童年’公益活动可以让大众通过艺术的方式,了解欠发达地区孩子苦难的心灵,同时为公益发声,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到欠发达地区孩子的教育现状。”

因此,企悦荟将和西部阳光基金会一起传递山娃子的心声与梦想!

“诗里的童年”线上公益朗诵活动,将作为长期项目持续到2021年,西部阳光基金会希望借此机会将大山里孩子的才华与生活分享给大家,用诗意和童真温暖每一个人。同时也呼吁社会大众一同参与,让“每一缕阳光承载着一份希望,汇聚为温暖和幸福”!

企悦荟-科技共享,缔造[一站式] 工会平台;服务创造,连接企业云端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