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郎平从来不装,

我都是玩真格的!

小长假期间,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大概就是带女儿去看《夺冠》。

女儿6岁多,原以为她会中途退场或者睡觉,没想到全程安静地看完了,散场后还一再要求——重看女排第一次夺冠的片段。

接下来两天,我们又查阅了中国女排的其他比赛视频,以及功勋教练郎平、陈忠和的生平,甚至还一起讨论了“女排精神”。

过后仔细回味,更觉得影片《夺冠》对当下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真希望家长们都能带孩子一起去看看这部影片,一起重温早已被大众淡忘的“女排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为“女排精神”?通行的解释是,指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

但我觉得,这个解释有问题,主要表现在三点:

其一、过于笼统、概括。

就像我们教育孩子,每天唠叨“快点写作业”、“要多读书”、“努力才能成功”一样,天天喊口号其实并没多大用处,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在《夺冠》里,“女排精神”融进了一个个生动的镜头里,揉进了一句句感人的话语里。手臂擦伤、深夜扣球、200斤的哑铃一练就是一天、10000次的接发球、大年夜不完成训练不吃饭……看了这些镜头,我想,不需再说什么,都能深深体会到“女排精神”的点点滴滴。

对袁伟民的一句话印象很深——

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下意识怎么来?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

“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相信也会给我们带来启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苦口婆心说100次,不如身先士卒做一次。

很难相信,当你一个劲地抱怨孩子玩手机时,自己却对手机爱不释手,能有什么效果。而如果你在孩子面前,永远都是看书比看手机多,相信孩子也会慢慢爱上看书。

其二、有点以偏概全。

诚然,顽强、拼搏是“女排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但并不是全部,应该还有坚持、团结和笃定。

很喜欢影片中的一句话:“只有坚持下来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有一个镜头也让人印象深刻。大年夜,教练袁伟民讲了自己在国外的所见所闻,随后带女排队员加练。

有队员受不了想放弃,教练说了句:美国人不会对你手软,日本人不会对你手软,别哭!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

正是这样的信念,激励着女排姑娘们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

认真想想,做其他事又何尝不是如此?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利益就绕开,终将一事无成,而所有的成功,哪个不是坚持的结果?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如果说考试是比拼,那么教育就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成败得失,说重要,也不重要。“一分一分咬下来,就是杀出血路”,最终的胜利,总是留给坚持到最后的人。

女排的团结和笃定,也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吴刚一句话,“中国排球,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让人泪目。

更让我震撼的是,面对夺冠后的狂欢,袁伟民和郎平的那份笃定。全场沸腾、闪光灯闪个不停,掌声响彻全场,唯独教练站在角落,神色冷静。正是这样一份笃定,让他们带出了中国女排的“梦一队”、“梦二队”。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持之以恒;团结内外部环境,为孩子营造良好氛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份笃定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没有发展变化的眼光。

《夺冠》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丁霞和丽姐做游戏,猜对方心中想到的人。结果,丽姐心中想的是郎平,丁霞心里想到却是她自己。

这就是新一代女排队员和老一辈最大的差别,也是时代的差别,更是“女排精神”在不同时代的演绎和嬗变。

1980年代的“梦一队”,靠吃苦成就了“五连冠”;2010年代的“梦二队”仅靠吃苦,还能重返巅峰吗?

“梦一队”时代,国家百业待兴,姑娘们憋足了劲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她们更注重集体观念,更强调“我们”;

“梦二队”时代,中国已然崛起,现代观念的洗礼,让姑娘们想得最多的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正是时代的变化,也是时代的脉搏。

时代不同了,“女排精神”当然不能再“苦”字当头。

正因为如此,丽姐不觉感慨:这就是你们90后和我们的区别。

正因为如此,陈忠和主动放弃竞选,而是极力推荐郎平;

正因为如此,郎平告诉朱婷:“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正因为如此,袁伟民铁腕治队、陈忠和笑中带严,到了郎平,她会给姑娘们放假,鼓励她们:去谈恋爱吧。

这就是时代,也是“女排精神”的传承和嬗变。“螺丝钉精神”之外,新的时代赋予每一个人更独特的个性和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梦二代”的灵魂人物朱婷,永远也不会成为偶像郎平,她只会成为她自己,而她也必将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我们又何尝不是?

读到这里,我们不防扪心自问: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真正发现了他们的独特性,是否从内心希望,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想让他成为的人?

当然,除了“女排精神”,《夺冠》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比如——

1、重温改革开放之初的国情。

袁伟民对女排队员讲的国外见闻,实际上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国人的心态。与国外相比,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国外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国人都闻所未闻,自然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争口气”、“只争朝夕”的急迫感。

也因此,袁伟民会把体育竞技上的对手看作“敌人”,而一旦有排球比赛万人空巷的场景,也成了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这个记忆在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也有出现——整条街道的人围着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就为了看中国女排如何“打垮敌人”。

我们经常说,艰苦奋斗是国人优良传统,现在的孩子不肯吃苦,是一代不如一代。

其实是大错特错,吃苦固然可贵,却不一定非吃不可。经济发展了,条件更好了,孩子们有了更多选择,不是挺好的事情吗,为何非要让他们跟老一辈一起吃窝头、忆苦思甜?

在新冠疫情面前,80后、90后们表现出的忘我精神和工作热情,不就是很好地注解吗?

2、每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时代,生活也是。

《夺冠》里最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郎平的选择。“5连冠”之后,她选择了退役,从零开始学英文、出国留学。北京奥运会之后,面对潮水般的舆论压力,“铁榔头”辞去美国教职,选择回国接手“烫手山芋”。

她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即便面对一桌子的权威和反对者,仍不改初心,最终把中国女排从低谷之中拉起,重新站上世界巅峰。

作为女排运动员,郎平无疑是成功的,作为教练,她更是功成名就。这一切,靠什么?“我郎平从来不装,我都是玩真格的!”

这句话感动了很多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句话的背后,却是时代的伟力。如果不是国家强盛,不是科技日新月异,不是新的年轻一代觉醒,仅靠玩真格的郎平,怕也站不上世界的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选择比努力重要,心态决定一切。

和郎平一起的老队员们,个个身怀绝技,但最终的成就却没郎平大,为什么?郎平的选择!

不少人可能会想,我已功成名就,何必再那么奋斗,于是站在功劳簿上,终了此生。但郎平不干,她要“从零开始”。于是,她辞掉了国家给她安排的工作,“周游列国”,一切从零开始,不断推倒重来,最终脱胎换骨,完成了运动员到教练员的华丽转身。

我觉得,郎平的选择,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教材。

“我不希望你们仅仅成为优秀的运动员,而是要成为优秀的人。”郎平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夺冠》后半程的“中心思想”,也是郎平从事排球运动的“信条”。

从这个方面看,孩子在学习、专业技能上能否成功,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具有“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的信念。

毕竟,成功与否影响因素很多,但幸福、快乐却是自己的。

一个人,只要内心快乐,那么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声明: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