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系统的变革,我国教育部门也对教科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他的改革内容暂且不论,就论教科书删掉了岳飞、文天祥、卫青、霍去病等民族英雄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普遍关注,那教科书这样增删修剪有没有道理呢?

岳飞、文天祥这两位受人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在2003年被余桂元在课本中删掉的,余桂元是2003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材大纲》的主编,他认为岳飞和文天祥不算是民族英雄,不能再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现在教科书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岳飞和文天祥虽然都是抵抗外敌,但是他们对抗的是金、蒙等势力,现在我们民族统一团结,当初的金、蒙等势力已经成为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岳飞和文天祥不算是保卫民族的英雄,而只能算是“内战英雄”,这一说法一出就马上被推翻了。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要想研究一个历史人物,你就要把他放在当时的时代环境里观察,不能脱离客观现实,不是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能够用现代的眼光去看的。在岳飞和文天祥那个时代,金、蒙两国当然属于外族入侵无疑了。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民族山河飘摇之际,二人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族入侵的长城,保家卫国,这难道不是民族英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初中历史教材删除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民族英雄,教育局给出了官方说法,他们说是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卫青和霍去病对抗的是匈奴,匈奴人后来一大部分融入了汉族,也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课本自然也要相应改变。

适应时代的发展没有错,但为什么要在教科书里删掉这么多的民族英雄呢?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也是历史,不能说因为现在是民族团结和融合就要把当初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事件去除抹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家郁达夫在《忆鲁迅》里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国家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确确实实的是强大兴盛过:

秦始皇统一天下,霸气外露;岳飞、文天祥捍卫民族,视死如归;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豪情万丈;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名扬海外。这些都是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铸在我们的骨骼中的民族自豪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有很多很多的英雄,我们是一个有英雄的民族,我们原本也是尊重英雄的民族,可是现在怎么了?有英雄而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无药可救的,民族英雄的精神是复兴民族的灯塔,尊重英雄才能让英雄辈出!

对于教科书中删去岳飞、文天祥等人,不知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