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同时也十分缺水。据2011年水利普查统计,我国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45203条,总长度为150.85万公里,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我国也建了大大小小无数水坝,截止2017年,国家大坝委员登记在册的大型水坝约有58500 座,中国以23842 座大坝位居世界第一。如此庞大数量的水坝也没能阻挡住近期肆虐的洪水,我国还需要继续修建水坝吗?

近期各地洪灾不断,多地河流、湖泊逼近历史最高水位,江西鄱阳湖灾情尤为突出,鄱阳湖的一动一静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每年洪水灾害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让许多无辜的人失去了生命,究竟建不建大坝一直存在两种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持修建大坝者认为,大坝能缓解洪峰,减小损失,而且大坝还能起到发电、灌溉等经济效益,应该多修建大坝。

反对者认为,修建大坝后,阻断了河流生物繁衍生息,改变了局部气候,破坏了原有地区的生态,修建大坝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人口搬迁、建设周期长、大坝建成后生态恢复等会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它集防洪、发电、水资源调配和航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2018年三峡大坝电厂发电量已超过1亿千瓦时,稳居世界第一,大大缓解了我国电力短缺问题,为我国工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省去了煤炭发电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可以说三峡大坝的建成为我国环保作出了突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峡大坝建成后,改变了长江水流湍急的状况,万吨级轮船可直达重庆朝天门,大大改变了我国航运局面,缓解陆路运输压力。三峡大坝也多次经受住洪峰冲击,缓解了中下游灾情,使大坝下游主要站点水位的涨幅在可调控范围内。

三峡大坝的合理规划可以说带来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它带来的弊端,但是不是每个大坝都经过反复论证合理规划了。我国大部分水坝都是上世纪80年代前修建的土石坝,那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期,电力紧缺,而水电相对于煤电更加清洁可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于是多地政府鼓励发展水电建设。多水电站的建设并没有进行环评,甚至出现大量无立项、无批文、无验收、无建设期管理的“四无”水电站。经过粗放地水电站建设后带来一系列问题:建设过程中环境破坏严重,建筑废弃物垃圾未经处理而直接丢弃,很多水电站竣工多年后周边山林地貌仍无法恢复,这些水电站的后遗症也成为国家的一块心病,有很多水坝由于泥沙淤积已不具备防洪效益,反倒成为危坝,这些老旧水坝的拆除、修复还需要高额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也曾水坝建设强国,据美国国家水坝注册数据库(NID) 2013年登记的水坝总数为8.7万座,出于对安全和环境的考虑,美国在不断拆除水坝。我国过去粗放建设的水坝很多益处甚微,拆除反倒需要耗费巨资,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总之水坝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既要达到预期经济效益也要保护生态,不盲目建设,不搞政绩比拼。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或关注@清枫子第一时间了解更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