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一直被视为人生的转折点,考好了,可以进入理想的大学,实现人生梦想,将来也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考砸了,将普普通通,未来翻身的概率也不大。放在一二十年前,高考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可以说是寒门学子唯一翻身的机会。然而现实总是捉弄人,农村学生十多年寒窗苦读,指望在社会公平公正的高考中崭露头角,却被人无情的下了“黑手”。

最近的大学生被冒名顶替事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苟晶被顶替事件”更是让人唏嘘不已,让人们怀疑,所谓的公平何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苟晶就读于山东济宁实验中学,她一直都是学生眼中的佼佼者,中考以免试资格进入该校的,高中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高三被分配到尖子班,可以说班里的学生个个都是学霸,而她是学霸中的学霸,成绩一直排在前列。据后来统计,苟晶高三所在的班级,出了八个博士五个教授,高考那年,班里高考分数倒数第二的学生都上了本科,她却被莫名当了“倒数第一”,本科都上不了,落榜的她决定复读一年,没想到这次的结果还是让她意外,被湖北黄冈的一所中专录取,奇怪的是她压根没有填报这所学校的志愿。在这所野鸡学校读了一年后,她决定去浙江打工,曾经是村里的骄傲,同学眼中的佼佼者就这样结束了学习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备受打击的苟晶,离开山东老家后就很少回家了,也从不与同学联系,从不参加同学聚会,她强迫自己忘记那段屈辱痛苦的记忆。后来她结婚生子了,在2003年,突然收到高三班主任让人带给她的信,承认了是他自己女儿顶替她去北京读大学。信中大致内容是:“我的女儿没有像你这样聪慧,智商有点欠缺,她不争气。我作为一个父亲,非常不容易。1997年,我在很无奈的情况之下,才让她顶替了你的成绩去上大学。作为一个老师,我这样做,的确有违师德,但是请你原谅我。”

苟晶认为自己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无权无势,当时也没有钱去打官司,就没去给自己维权,逐渐认命。她父亲在两年前过世了,生前在他听到苟晶同学说顶替她上大学的那个人在教书,还一阵愤怒。

我们都说为师如父,但就是这如父般的班主任断送了自己的前程,高考也一直是我国公平统一选拔人才的途径,但经查实仅自2002年到2009年,山东省就有242起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社会的公平何在,让人不得不起疑。希望在信息透明,阳光执政,执政为民的今天,让那些社会的丑恶现象无处循形,让为非作歹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或关注@清枫子第一时间了解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