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政策这么好,咱一定多种地,多打粮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2020-06-01 22:55:34

“当时村里有地往外承包,我手里有点钱,就接过来了。”说起与种地结缘的过程,周荣锋至今仍感慨,“没想到今天能种这么多地。”

2003年,当了四年兵的周荣锋退伍,回乡后做起了家纺生意,由“兵”转“商”。经过八年的打拼,手头有十七八万元积蓄的周荣锋,在老家——商河县怀仁镇周家集村承包了100亩地,并于2013年成立了家庭农场——商河县荣峰家庭农场,由“商”转“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周荣锋

“我转的还是很成功的,用实在话说就是‘挣钱了’。” 周荣锋颇为高兴地说,“挣钱后就再流转地,到今年我已经流转了1463亩地,也有邻村的,其中1263亩种小麦、玉米,一年净收入六七十万元,种粮食有账可算。”

5月28日,“地主”周荣锋在地头颇为高兴地算起了种地账。小麦,每亩有125元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县里每亩有100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县里今年在他的农场里安排了600亩的优质小麦订单项目,每亩小麦又能多卖100元左右;玉米,一亩有55元的补贴,今年农场承接了800亩的高淀粉玉米订单项目,一亩比普通玉米多卖100元左右。“这些支持政策已经很好了。” 周荣锋介绍说,“镇里把黄河水引到附近,我们免费用,所以我们这一带粮食产量格外高,即使没有农业项目,我也很乐意种地,因为现在种地太轻松了。”1400多亩地,日常由农场的4个人管理,耕耙播种收有专业公司协助;粮食销售更省心,周荣锋在粮食收购和加工企业均有专户,他日常工作就是协调一下各方面关系,不定期到地里转一转,基本跟玩差不多。

由于种地种得好,家庭农场经营有方,周荣锋被镇上任命为“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其他各种荣誉也有很多。“下一步,周围只要愿流转够50亩的,我就接过来,我的目标是5000亩。”42岁的周荣锋胸有成竹地说,“种地咱是专业的,种粮食面积大了规模效应才明显,现在政策这么好,咱一定多种地,多打粮!”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