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焕发生机,第一书记在村里拨响“致富算盘”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2020-06-01 10:34: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在山上种植黄烟。

近几天,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佛住村村民刘长得,常常会跑到村外的一座荒山上去,一待就是大半天。“5月初,我在山上种下了8亩多的黄烟苗,现在已经长到10厘米了,得仔细管理着,盼着能有个好收成。”刘长得说,他从去年开始在山上种植黄烟,一年能给他带来不少收益。

刘长得说,那收益是一笔“意外”收获,得益于驻村一年多的第一书记傅有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住村村容村貌。

完善村庄基础,才能办成大事

2019年4月,在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的傅有星派驻到佛住村任职第一书记。当傅有星第一次走进佛住村时,看到的是一个贫穷、杂乱、落后的村庄。“我刚到村庄的时候,想打通一个电话,得在村里到处溜达找信号,打通了也是断断续续的。”傅有星说。面对这样的村庄,他很是头疼。

“我来村庄的目的,就是帮助村庄发展,只要嘴张得勤、腿跑得勤、脑子转得勤,不怕发展不好。”傅有星说。在规划怎么发展村庄时,他发现佛住村可用资金少,只好向镇政府提出财政资金申请,多次跑腿后,380万元财政资金“到账”。此外,他还向原单位申请了470万元,全部用于村庄发展建设。“这些资金来之不易,得花到点子上。”有了资金后,傅有星常在心里拨拉着他的“致富算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在村里办成大事,得先将村庄环境、设施等基础条件打好。”傅有星说,完善村庄基础条件,成为他开展的第一项工作。此后不仅修了路架了桥,清了河道淤泥,亮了路灯,安了道路护栏及河道护坡,还清理了村庄杂乱,栽植了金丝柳、海棠、树状月季等绿化苗木装扮村庄。

另外,为了能让村民方便联络,保持“通话”,傅有星联系到三家运营商,在村里建了基站架了网线。现在村民在家打电话,信号都是满格的,学生上网时课,网络也十分顺畅,再也不用到处溜达找信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开垦的荒滩地。

建水池改农田,破解村民生产难题

佛住村以山地、丘陵为主,因缺乏有效的水利设施配套,村民们的土地守着水却吃不上,成为制约种植生产的棘手问题。2015年,村庄打了5口水井,因只有水没有电,水抽不上来,成为闲置水井,村民种地多是靠天吃饭。

靠天吃饭的“不安全感”让很多村民丧失了种地积极性,以致大片田地撂荒。这一情景,傅有星看在眼里,着实心疼。“村里的耕地,哪里缺水就给解决哪里!”傅有星向村民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荒滩开垦后打造的藕塘。

不到一年时间里,佛住村利用水井电力配套资金对村里5口闲置深水井予以配套支持,开挖修建泄水沟2条,还新建了蓄水池4个,提灌站1个,铺设管网,做到土地抗旱浇水均可覆盖。

佛住村有村民1418人,耕地面积1724亩,荒山面积有1900亩,不是种植杨树就是闲置着,傅有星觉得很是可惜,便想将荒山土地重新开垦,种植农作物,让土地重焕生机的同时,为村民带来收益。他找来挖土机平整土地,对土壤进行改良。目前已回收200亩,其中50多亩重新利用耕种,以每亩230元的价格租给了村民,让村民种植黄烟,丰收后由烟草公司收购。去年在山上种植黄烟的村民,一亩地纯收入近2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荒滩开垦后,种上了蜜薯。

今年,傅有星又对村庄主干道南侧的120亩荒滩进行了改良,目前已有100亩种了作物,还有20亩正在改良。“以前荒滩土地里多是石块,根本无法耕种。”傅有星说,现下,有50亩被村集体种植了蜜薯,5亩种植了莲藕,剩下的承包给了9户村民,种上了黄烟。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