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感到不安,通过克服这些,头脑就会变得满满,而且不安也会增加几倍。虽然想要一生都没有类似的感受是可能性极低的一件事,但是能够很好地管理不安,防止恶化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对此有用的是冥想。冥想教我们认识,观察,消除不安的思考方法。冥想并不是对自己的感情立即作出反应,而是要认识到感情,掌握相应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手放在肚子上,集中精力吸气吐气。为了回到“现在的瞬间”,要注意身体的动作,肚子胀了就数“1”,凹陷了就数“2”。将其持续10秒钟,根据需要反复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地板上的感觉

触摸键盘的手的感觉,靠在椅子上的背部的感觉等,把意识集中在把你留在“那个地方·那个事物”的东西上吧。就像普迪科姆所说的那样,可以像往常一样在思考中来回穿梭(没有必要通过冥想来停止思考),但一旦发现自己深思熟虑,就要立即将注意的矛头指向身体的感觉。

从头顶扫描全身

闭上眼睛,把意识集中在额头上后,从那里向下检查全身。普迪科姆说,在特定的部位(眼睛,嘴,脖子等),探寻各自的感觉是重点。不必对某些感情持批判态度,也不必固执己见。把这种感情留在记忆中继续下去就OK了。对全身进行2~3次扫描,注意其前后的心情差异。

普迪科姆说,如果对此感到不安,只要感到不安就行了。乍一看似乎违反了本来的意图,但如果把期待,目的,焦点放在自己的想法上,在几分钟内接受自己的思考,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宽裕,容易消除紧张。

虽然是很奇怪的话题,但还是要尝试一下。想象一下,每当想起重要的人,吸气的时候,自己的身体就会陷入那个人的不安之中。吐气的时候,思考那个人的优点,和那个人的快乐回忆。如果要说的话,那就是吸入负面,吐出正面的东西。

据pudecom称,把他人的幸福凌驾于自己之上的这项运动被称为“卓越的关怀”。“将意识转向他人,是放下不安等强烈感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问问自己“人生中最值得庆幸的是什么”。如果答案浮现出来,30秒内会沉浸在感谢的心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