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向街书店线上求救,呼吁众筹拯救独立书店,到许知远携多个独立书店创始人,发起淘宝直播卖书,再到这次“疯狂的实验”——b站连续直播360小时进行自我宣传,我们是否可以说,单向街也不得不向技术妥协,运用新媒体的手段、以一种更商业的模式去自我救赎?

单向街书店展示了现今大多数独立书店的困境。作为传统书店的一种,独立书店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大多数来源于实体销售。并且,纵使平日里,独立书店的收入也并不可观。今年冬天这一延续至今的疫情更是一下几乎斩断了这些独立书屋的收入,这些书屋寻求自救的呼喊声引起了更多人对这个群体的注意。

那么,这种有自己独立性格、不向商业屈从的自营书店该何去何从?

阿忆在《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中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思索和渴望奋飞的年代”,各种哲学思想带领着社会思潮发展,街上的工人都在读黑格尔。那种理想主义是沉郁之后的爆发,是纷乱之后的求索,是长期的思想贫瘠过后的甘之如饴。而“90年代的人就比较务实了,他们的理想是实实在在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影响社会思想文化变化的归根结底是经济。80年代的经济总体上来说是不稳定的,在终于摆脱了十年动乱后,中央并没有完全摆脱左倾的错误,在制定六五、七五的经济目标时还是表现出冒进的倾向。即使这期间提出的一些宏观上的经济意见是正确的,最终也没有切实实行下去。最终导致的就是财政赤字愈加严重、连续的通货膨胀,国家基础建设没搞好而人们的温饱还未得到解决。飘忽不定的经济和混乱的十年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反思、求索。他们积极于反思时代、建设国家。因此那个时代的思想是迸发着的。

90年代的中国经济是迅速发展着的,在逐步解决80年代末延续的经济过热现象的同时,对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持续扩大开放,并于世界经济连结。可以说,中国在20世纪末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整体上持续向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着眼于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也更加注重享受娱乐生活,就比如当时流行起来的卡拉o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我们跨入了新的一个世纪,经济繁荣,欣欣向好,继95年连入互联网后,中国互联网也在21世纪初迅速发展起来,较高的生活质量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让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们更多的投向娱乐,而更少的思考现实的社会问题,如今微博热搜大多是各种娱乐新闻当道。随着商业发展,金钱至上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忙着挣钱,没有足够的时间驻足,就像许知远所说的,“新的文学趣味和艺术趣味并没有随着巨大的物质的到来。一些时候,他们甚至是萎缩了”。

独立书店的困境不太能由书店自身“解决”。这个社会的现状决定了他们所面向的客户就是社会中的少数人,或者说是少部分的精英。于是“缩”成为了一个办法。把目光缩到一个小范围。就像北京五道口的豆瓣书店,门脸很小,有一把老椅子,一列列陈列的都是严肃书籍。你会发现,他们的客户往往是老客户,和店员比较相熟,还有一部分来书店的都是为了找特定绝版书籍,像豆瓣书店这样的定位一般寻找的都是固定的有共同喜好的小型客户群,是这样的客户群把这样的小小书店托了起来。

又或者用“扩”的方法,寻找自己在商业化和独立精神中的一个平衡点。大名鼎鼎的西西弗书店就是这么做的,一进门,你就能看到一大批热销书,而它其中占地最大的那部分是儿童阅读区,每次经过,儿童阅读区都是处在爆满的状态,在吸引儿童的同时也吸附了一波成人家长群体。这就是它把客户群体完全扩大化了,成为了一种兼有独立思想又广纳一切类别客户的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是缩还是扩,这些独立书店都是在夹缝中寻找一个平衡。从根源上,更应该改变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改变这个社会所推崇的思想,让青少年更多的思考、反思,阅读深度内容,树立独立思想。这样,我们国家才会更加强大、更有希望,“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永远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