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孩子喋喋不休地在你耳边唠叨,而你刚好有急事在忙的时候,你是如何做的?


当你孩子的老师三番两次叫你去学校,说你的孩子不遵守纪律还挑唆其他孩子不听老师的话时,你是如何做的?


当你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就已经被几家学校勒令转学,而他却毫无所谓的时候,你是如何做的?

我们在养育孩子阶段,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除了火冒三丈,或者大吼大叫,我们是否还有其他更好教育孩子的交流方式呢?

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系列,是我经常给宝妈们推荐的书。

因为它曾给予了我在教养孩子上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教会了我三件事。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如果你们看了,有感触,可以趁着这段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一起分享,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亲子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位孩子,都需要被倾听

小豆豆一出场,就是个多话的小姑娘,对看到的事情都问个不停。

来到车站时,小豆豆舍不得手里的车票,就问检票大叔:“这张票,我留下来行吗?”

在被拒绝后,小豆豆又指着检票口的票盒子说:“这些车票,都是您的吗?”

在得知这些车票是车站的,而他可以拿着车票的时候,又说:“我长大以后,要当售票员。”

后来,竟然和检票大叔聊起了他的儿子,还约好以后一起来这里当售票员。

一个检票进站,不过几秒钟的事情,被小豆豆开成了一个聊天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为小豆豆喜欢喋喋不休地说话,学校里她的班主任烦到难以忍受,于是让她转学。

然而,在新的学校里巴学园,小豆豆遇到了一个能连续听她4个小时讲话的校长先生。

校长先生第一次见到小豆豆,就对她说:“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都说给老师听。”

这是第一次有大人主动要来聆听孩子说话,于是小豆豆飞快地说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刚刚路过的电车到以前学校的女老师,

从学校里的燕子窝到家里的狗,

从把剪刀放进嘴里到翻越篱笆将衣服弄得破破烂烂

……

小豆豆事无巨细地给校长先生讲,校长先生从来没有开口打断,而是用温柔的声音问:“还有吗?”

小豆豆这一讲就讲了4个小时,从小豆豆出生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

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前倾着身子,专注地听着。

这让小豆豆感受到了极大的满足。

因为“无论是之前,还是这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听小豆豆讲话了。”

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表达的需求。

但是大人总是把他们的观点视为无物,把他们的想法当成天马行空,或忽略,或敷衍。

英国散文家黑兹利特曾说过:“交谈之道不但在会说,也在会听。”

学会倾听,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认真倾听的父母,才能真正理解孩子。而孩子也会在被倾听中,变得更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尊重的孩子,才更有自信

巴学园是一所神奇的学校,教室设在电车里,上课的方式也与众不同。

和固定课表的学校不同,巴学园的第一节课,老师会将当天课表上所有的课程,以及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点,全部写在黑板上。

然后学生们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想上什么课程都可以。

看似乱七八糟的上课方法,实际上却是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天性。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太多父母将“别人家的孩子”放在嘴边,将“学校里的考试”摆在台面,硬生生折掉了孩子的翅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校长却知道,不违背孩子的天性,就是最大的尊重。

小豆豆最喜爱的钱包,缎子质地,有红黄绿色的格子图案,小豆豆到厕所都不舍得放下。

可有一次,小豆豆不小心将钱包掉进了厕所了。

那怎么办呢?小豆豆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事情。

她去工具房拿了一把长长的舀子,准备到厕所把心爱之物掏出来。

所有人对她这个行为,嗤之以鼻,为了个小小的钱包,弄这么脏这么臭的事情。这时,校长经过了。

如果是普通的大人,看到小豆豆这样的举动,也许会教育她:“你这个孩子不能因为自己而弄这事啊,多脏啊。”

可校长先生没有这样做,他平静地询问小豆豆在干什么。

得知小豆豆在找最喜欢的钱包之后,就对她说:“弄完之后,要把厕所都恢复原样,不能影响到别人后面的使用哦。”

然后背着手,继续去散步了。

那一次,小豆豆虽然没有找到钱包,但她非常满足,因为“校长先生对我做的事没有生气,很信任我,把我当成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

冰心说:“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孩子虽小,心眼可不小。你的态度,他全看在心里。

你无视他,他定会自卑;你正视他,他才会自信。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始终做到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和信任,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健康又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你能想象为了看大巴车进校园,全部学生睡在学校大堂里吗?

你能想象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外出露营吗?

这样的行为,孩子还没先说什么,家长先摆摆手:

“不行不行,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不行不行,孩子那么小,照顾不了自己怎么办?”

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弱小,只有放开手,才能让孩子自己走向前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学园就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性教育。

一年级暑假到了,校长组织大家一起去露营。虽然都是不大点的小孩子,校长也丝毫没有懈怠。

考虑到安全问题,这次露营是在礼堂里进行的。

校长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搭帐篷,然后小朋友就自己搭起帐篷,相互串门。

这次小小的锻炼过后,校长带他们去了温泉旅行。

出发前,校长对他们的嘱咐只有一句:“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坐火车,还要坐船,千万不要迷路啊。”

出门在外,注意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次温泉旅行中,小朋友们接触到了真正的生活,开始独当一面。

他们需要轮流去菜场购买晚餐的食材,需要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需要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就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

教育家弗兰克·克拉克曾说:“家长可以传授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是如何离开父母独立生存。”

每一个孩子,最终都要离开父母独立飞翔。

他们不可能一辈子依靠父母,父母只有学会放手,才能让孩子找到梦想的远方。

独立,才是孩子一生最强的软实力。

突然想起作家冯尘说过的一句话: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其实父母也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接受。

谢谢,今生愿意做我的孩子。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