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大热的《银河补习班》吸引了诸多家庭走进电影院,有痛点、有泪点、有兴奋点的叙事足以满足以家庭为单位的观影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以宇航员马飞为主线,讲述了一个伟大宇航员背后所经历的坎坷成长路。马飞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疼爱他的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因为东沛大桥的坍塌,作为工程师的马皓文背负了沉重的骂名,七年的牢狱生活,使他错过了儿子马飞的童年。原本应无忧无虑幸福长大的马飞也因此成为小伙伴们戏耍的对象,马飞在青春期成长为一个个性叛逆的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飞的母亲在马皓文入狱之时选择离婚改嫁他人,她作为一个中国传统家长的代表,平日里努力工作赚钱、用赚来的钱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将清华北大的名校梦寄托在孩子身上。她只看得到孩子飞的够不够高,而看不见孩子飞的是不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是生活的重担压的她无法抽出时间喘息,除了工作、赚钱,她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孩子的成长、去陪伴孩子长大。她以为,有了金钱就能够买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只有按照课本要求好好学习孩子就不会被社会淘汰。然而她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同样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春期的叛逆是从反抗开始的,反抗学习、反抗师长、反抗条例规矩。马飞班级垫底的成绩就是他强烈叛逆的表现。博喻学校的阎主任是古板思想的代表,他会把优秀生的照片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明里让学生以这些师兄师姐为榜样,实际上还是在炫耀自己满墙的教学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阎主任的眼中只有学习、只有成绩,也只有优秀生的位置,对于马飞这种“不务正业”的学生,阎主任只想尽早找个理由摆脱,以免拉低了自己学校的升学率。恰巧在阎主任宣布开除马飞的时候,马皓文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走了七年突然回来的父亲,竟然是在这种情况下再看到自己的儿子。马皓文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他有实力成为最令人骄傲的那一个。马皓文与阎主任打赌,在期末结束的时候马飞能够从班级垫底冲进年级前十,在毕业的时候马飞能够成为这个学校最让人骄傲的优秀学生。是的,从故事的开始我们就看到了结局——马皓文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皓文是一名优秀的桥梁建筑师,东沛大桥的垮塌实则是他最信任看重的徒弟出了纰漏,然而最终的处分统统落到了马皓文身上。七年监狱生活马皓文吃尽了苦头,出狱后的平反之路也历尽了艰辛、几乎耗尽了他的一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桥,我们需要用尽一生去修缮。尽管马皓文自己的生活并不如意,但他从不认输,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骄傲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对儿子饱满的爱,化作儿子成长中的春风雨露。他了解自己的孩子,用心贴近儿子的内心,他永远鼓励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每天为“钱”奔波也要用仅凑的钱给儿子买电脑,穷苦不是限制成长的绊脚石,有限的钱在于怎样去花,而使其创造更多的价值。马皓文不认同学校重复性教育的科学性,甚至拿蒸馒头来比喻学习——反复蒸的馒头不如第一次蒸熟的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意的是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孩子的开放性思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大脑一直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人能够陪伴你一直走,而马皓文教会马飞的就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前行路上的困难。在洪水中做划艇逃生、修缮飞船顺利返程都是马皓文教会马飞的——保持大脑一直转,总能利用身边的一切想到解决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魔术太牛了,能再变一次吗?”这是东沛大桥垮塌时马飞对爸爸说的话,这也是飞船修缮后顺利返程时马皓文对儿子说的话。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并激发那颗能量球。每个人适合的事情不同,但每个人的人生都应当是多彩缤纷的。我想小高老师爱上马皓文不仅仅是认同他的教育理念,马皓文的人格魅力更是深深吸引着这名涉世未深的女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对的师长。马皓文懂自己的儿子,马飞也体会到父亲的不易。每天一厘米的书本知识,这位父亲将困难在儿子面前切分成可见的小份,向着目标奔去又怎会没有效率?比起成日在书本中梦游,这个办法可有效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思维是无限的,真听真看真感受可以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可以创造更多的新知识。人类的大脑才是最智慧的存在。爱孩子,不是给予你所能给予的保护伞,而是要激励他所能创造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