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环境署(Environment Agency)的调查人员发现,在7个运往中国的25吨集装箱中,除了包含有玻璃、塑料、电子产品和金属外,还包括各类其他物品。因而,环境署向发送这些集装箱的比法公司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向中国运送未经分类的垃圾。经过三周庭审,位于伦敦的伍德格林皇家法院判决比法公司有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比法公司发往中国的集装箱中,除了玻璃、塑料、电子产品和金属等可回收物之外,还发现各种物品,包括散发着恶臭的纸尿裤和卫生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环境署的官员认为讽刺的是,一些中国特色商品或进口到英国的物品,在使用完了之后,又被这家公司出口回中国。尽管事实确凿,比法公司却还表示强烈反对法院的宣判,并正在考虑上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2014年间,加拿大一家企业向菲律宾发来了103个集装箱共计2450吨物品。结果,箱子上标着“塑料”,却被发现是“货真价实”的垃圾。在此后的六年间,菲律宾多次督促加拿大让其企业将“洋垃圾”运回去,但对方有意包庇,始终不为所动。一直到今年,菲律宾总统杜特尔向加拿大强硬喊话,甚至欲“宣战”,加拿大这才决定将这些“洋垃圾”运回去。然而,在英国,同样因为垃圾出口的问题,却上演了截然相反的一幕。英国最大垃圾处理企业之一的Biffa,因涉嫌以“纸张”名义向中国出口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被英国环境署提起诉讼,并于近日被判有罪。足见这批垃圾的质量有多惨不忍睹,就连本国监管部门都看不下去了。这也再次让我们见识到,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企业,所谓先进垃圾处理理念的背后真相:它们一边努力维持国内环保高标准,一边却肆意转嫁毫无用处垃圾的处理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境署称,“调查人员发现了各种废弃的碎片,如鞋子,塑料袋,雨伞,袜子,手巾,未使用过的避孕套,录像带,洗漱用品和电缆,而不是废纸。”他们还补充道,当检查这些垃圾集装箱时,卫生巾和纸尿布发出的刺鼻气味“令人作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若不是证据就摆在那,恐怕谁也不会想到Biffa竟也会做这种事。要知道,Biffa从1912年就开始做垃圾处理回收生意了。2016年,其还在伦敦交易所上了市。根据公司2018年年报,Biffa每天会从家庭、工厂和企业回收多达1.5万吨的垃圾。

发展中国家从来都不是真的垃圾桶。大家想要的是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洋垃圾”,而不是“货真价实”的垃圾。可事与愿违的是,很多国家的垃圾处理企业偏偏抱着侥幸的心态,偷偷做着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