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近年来持续发力,《调音师》成为年度悬疑力作。作为一部悬疑片,暗线和伏笔运用十分自如,细节十分耐人寻味;配乐也告别了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尬唱尬跳的套路,钢琴曲的风格与情节发展丝丝入扣,影片五分钟一个反转,气氛烘托十分到位。抛去影片讲述的人性不谈,分析一下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经过初期的轻松明媚,中期高潮迭起,不断反转后,结局里,男主阿卡什与前女友苏菲两年后在欧洲再次相遇,整个影片好像要以一种温馨而又伤感的基调收场。在我还在为阿什米仍然双目失明感到惋惜,忿忿他没有像苏菲说的那样,取下西米的眼睛时,突如其来的易拉罐将整个影片推向最高潮,然后戛然而止,以至于在字幕滚起时仍然难以平复。人性的矛盾与黑暗在最后一秒才被剥开皮肉,鲜血淋漓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当我以为剧情最后会落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俗套时,被拐杖打飞的易拉罐像是狠狠打在了我的脸上,人性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当道德规则败落,人性的崩塌只在一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仔细品味,结尾的反转并不突兀。在阿卡什向苏菲讲述的版本里,他努力劝导医生不要杀死西米,医生最后却被西米反杀。在路上,西米假意放他走最终却反过来准备杀人灭口,最后阿卡什被一只乱入的兔子拯救,剧情反转,西米车祸身亡。其实这个版本疑点很多,电影中对阿卡什的手杖做了一个特写,上面雕刻着一个兔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开始的兔子与结尾处的兔子是现实的与想象的分界吗”?“先有兔子还是先有兔头手杖”?在当时情况下在双目失明的阿卡什根本不可能知道是一只兔子拯救了他,这个镜头显然是在提示这个兔子的版本只是他临时起意编造的。在苏菲说应该杀死西米拿她的眼角膜之后阿什米明显沉默了,这里难道是表达对苏菲的不满?还是被言中之后的尴尬?结合片尾的易拉罐,阿卡什很可能最后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杀掉西米,用她的肝脏换钱,自己完成眼角膜移植手术,恢复视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阿卡什再一次次被欺骗后,是否还会相信医生跟他合作的承诺?所以在最后的这段谎言里,应该每个人的生死都是真实的,只是死亡方式和真实不一样。也就是说,谎言里,医生被杀了,现实里应该是被阿卡什杀死,然后阿卡什用医生给出的买家信息,卖了西米的肝脏,自己移植了西米的眼角膜。也只有把医生杀了,才能独吞卖肝脏的钱。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之前需要拼命筹钱去欧洲的他竟然能在欧洲看上去过的很潇洒,还有能力在市中心开演唱会。之前的情节阿卡什说过,莫里比大婶值得信任,医生是最危险的。感觉也是在暗示这个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卡什讲完了他的故事之后,煞费苦心的把自己描绘成了唯一一个良心未泯,被上帝眷顾的幸存者。却又弄巧成拙,在十分尴尬又懊悔的心情下,这才造就了最后那堪称经典的一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节分析, 涉嫌剧透,慎入----

电影里所有镜头都是有意义的,尤其是一些小特写,这里有五个证据:

1.西米说自己糖尿病,说明肾脏等器官不完美,所以后面医生必须带同样具有肝脏移植条件的阿卡什一起走。

2.肝脏是需要匹配血型的。医生第一次见阿卡什的时候,嘴上说着给他打一针破伤风,镜头却给了抽血的特写。

3.化验结果只有两张纸的背面镜头,医生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一张是西米的,另一张应该就是阿卡什的,刚好与酋长女儿的相匹配。

4.彩票夫妇在预备好独吞钱跑路之后,没有把阿卡什杀了,反而把他和西米关在了一起,也不愿告诉他为什么,最后,准备去机场送器官的医生来了!说明男主的用途和西米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阿卡什曾经说过,突突哥莫里还行,彩票大婶更坏,医生最坏。在废弃仓库里,为了拿到更多的钱,彩票夫妇把原本是合作伙伴的阿卡什绑了。而后医生被西米攻击,阿卡什成为医生的救命恩人,上了医生的车。像医生这样恶毒的人怎么会第一次放过即将到手的两个肾,第二次还帮助阿什米逃离仓库呢?可以猜想医生根本就没想让阿卡什继续活下去,那时候医生身负重伤,无法一人带走两个活人,只是找了个理由安抚阿卡什,好让他配合去找酋长,因为他的肝脏与酋长女儿也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另一个阿卡什全程谎言细思极恐的版本,请关注《悬疑烧脑电影<调音师>真相大揭秘 兔子成为关键物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