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角兽News(UnicornNews):这两天,《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刷屏了很多人的朋友圈,文章称用户在百度搜索第一页看到的结果,有一半以上会指向百度自家产品,尤其是频繁出现的“百家号”,同时百家号内容质量堪忧,作为连接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百度已经死去。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一文的刷屏,引发了各路人士的大讨论,总结下来,观点如下:

1、百度做百家号完全正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已经成为微信、今日头条、知乎等APP的独家资源,只有以“内容内生”的方式打破信息孤岛,再一次聚合网络上的内容,百度的搜索引擎才有继续存在的基础和为公众服务的能力。

2、百家号的内容的的确确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包含着虚假、抄袭、灌水的内容干扰了百度搜索的质量,百家号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3、百度推出的百度百科、知道、贴吧、文库、经验等等一系列内容型产品,直至今日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它是用户发声的窗口之一,也是整个互联网中知识传播的核心阵地之一。

4、正如自媒体作者罗超说“别争论了,赶紧做百家号才是正途。”PC的地位严重弱化,草根站长时代已经是过去式,内容生产者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新的内容阵地里发展。

5、群众需要一个更好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里面的广告不再让人反感,没有或者尽可能少的存在虚假、有害内容,提供更精准的搜索服务。它可以是百度,也可以是其它搜索引擎。

6、百度需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倾听群众的呼声,在营收水涨船高的路上,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更不要忘了自己的价值观“简单可依赖”。

说起百度,我个人是对百度又爱又恨的,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公司之一。我不仅仅在百度工作过一年半,还曾经在粉丝属性的“百度爱好者”(Baiduer.com.cn)工作了近7年时间,同时还是百度超过15年的用户。

在外界激烈讨论百度搜索、信息流以及AI的过去与未来时,我和一位前百度员工深入的讨论了一番,讨论的焦点在于——为什么那个曾经在PC时代打破中国互联网信息孤岛,被众人喜爱的百度,会逐渐走入一个似乎只有五毛党才会点赞的舆论环境之中?

我们一致认为,百度无论在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是一个致力于打破信息孤岛让大众可以及时获取信息的优秀公司,同时百度在过去19年中都存在内容流量地位高于用户地位,缺乏对用户、用户体系、用户体验的进一步认识、理解的问题。

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日子里,百度需要的不仅仅是布道AI,谋划新发展,最重要的是重拾用户对百度搜索的信心,围绕着“用户”、“荣誉”二字下苦功。

从502.2亿条有害信息谈起

百度在2019年1月4日对外发布了《2018年内容生态综合治理报告》,在整个《治理报告》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2018年,百度处置了包括淫秽色情、毒品、赌博、诈骗、侵权等11类有害信息共计502.2亿余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度打击有害信息量(单位:亿条)

基于我曾经在百度负责处理有害信息、垃圾信息的在线管理部的工作经历,我认为这一数据基本可靠。百度目前实现了80%以上垃圾信息由机器处理,剩下的垃圾信息由数百人组成的团队7X24小时的处置。

换句话说,百度这支垃圾信息处理团队的努力,提供了一个相对更干净的搜索环境,虽然百度仍然被众人诟病。

事实上,在百度,一共有三支队伍参与垃圾信息的过滤,一支是搜索技术团队,一支是在线管理部,还有一支是负责百度广告投放审核的团队。每一个用户在百度的搜索、浏览行为,受到流程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审核保护。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垃圾信息正在爆炸式的增长,恶意的广告投放、被植入木马的网页、诈骗信息、谣言等等正在通过百度百亿级的流量出口向用户输出。

更要命的是,用户搜索时经常会看到不相关信息,这不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百度必须面对的一点是,在用户心中,它的核心仍然是搜索,这个基础之上才是百度推行的其它业务。502.2亿余条有害信息的处理,只能展现百度在保障用户搜索安全方面的努力,无法完全展示保障搜索结果质量的努力;这一点,百度的搜索技术团队需要反思,公关部需要反思、处理垃圾信息的团队也需要反思。

等到2020年,百度发布《2019年内容生态综合治理报告》时,希望能够给普通用户以及百度在职员工、前员工和关注百度的互联网业内人士一个更满意的答卷。

在这里,我引用百度、Google(谷歌) 的两组数据,各位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到互联网中垃圾广告的现状:

2018年3月,Google称在2017年封杀了32亿个“不良广告”,也就是说,在2017年Google每秒钟封杀100多个不良广告,每分钟超过6000个。

2018年6月,百度称2017年已经拒绝不良广告数21.3亿条,百度风控系统每分钟处理违规广告数达到4500条,相比2017年的每分钟处理4000条,2018年百度的违规广告处理效率提升12.5%。

应该重拾倾听用户心声的习惯

在百度贴吧中有一个李彦宏吧,这里汇集了13.3万百度忠实用户和喜欢李彦宏本人的网友。从贴吧2003年诞生起,李彦宏就在这里与用户互动,一面收集用户反馈,一面向用户呈现百度取得的新进展。

以2009年3月百度贴吧大改版被数以亿计的网友反对为例,大量用户涌入李彦宏吧表达对贴吧改版的不满,李彦宏于2009年3月27日中午在李彦宏吧中以“我不会坐视不管”为题发帖称“看了很多大家对新版贴吧的评论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对待,坚决改正! ”

帖子发出后,ID为“溪风”的吧友第一时间回复李彦宏的帖子说,“希望能使之更符合民意”。那一天,百度贴吧的巨大改版被回滚,用户重新体验到了旧版贴吧带来的舒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彦宏在贴吧与用户互动

但是,李彦宏这种与用户围绕百度进行零距离互动的情况,相比他在各贴吧中谈论花草树木而言少之又少。

今天百度用户所看到的李彦宏,出现在百度发布会、财报会议、行业会议、人代会上,谈论的是科技的未来,人类的未来,百度新业务的未来,营收的未来,用户的存在感似乎很弱。

李彦宏在2019年新年伊始发内部信说,2017年度百度总营收为848亿人民币(约合130.3亿美元),2018年同比增长将近20%,公司的营业收入正式突破1000亿元,他认为千亿营收对于百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说明“那个能够做出好产品、那个受用户喜爱的百度,已经回来了”。

而我认为,千亿营收并不代表“那个能够做出好产品、那个受用户喜爱的百度,已经回来了。”它仅仅代表百度通过用户赚取利润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如果用百度用户全产品线每日活跃用户突破了多少亿人,百度在过去一年收到的负面评价降低了多少,才更加合适。

2016年百度发生魏则西事件时,李彦宏也曾经发过一次内部信。

在信中,李彦宏称,一要重新审视公司所有产品的商业模式,是否因变现而影响用户体验,对于不尊重用户体验的行为要彻底整改;二要完善用户反馈机制,倾听用户的声音,让用户的意见能快速反映到产品的设计和更新中;三要继续完善现有的先行赔付等网民权益保障机制,增设10亿元保障基金,充分保障网民权益。

李彦宏还说,“网民希望百度做的事儿,百度要顺应民心和民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些个措施,也许对公司的收入有负面影响,但百度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因为我相信,这是正确的做法!是顺天应时的做法!”

对此,我认为,无论是李彦宏本人还是百度的用户体验部门都需要加强对用户反馈的响应,更需要做好预警机制,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永无止境的“搜索”荣誉保卫战

针对自媒体文章评论百度搜索结果中百家号占比高、内容低质量的问题,百度在1月23日发布声明回应称:百度搜索结果中百家号内容全站占比小于10%,同时有190万百家号创作者,覆盖了全部的权威媒体和资讯机构,也包含了大量的优质自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度关于百家号质疑的回应

作为一次危机公关,百度这次回应了媒体,却未能解答普通用户的困惑。例如:为何百家号权重高于媒体自身平台?为何不合法合规的广告仍然存在?为何一些合理内容在其它搜索引擎存在,而百度中却不存在?等等。

对于大众而言,百度危机公关策略的好坏可以不谈,但对百度自己而言,危机公关的好坏却值得探讨。

从2008年到2019年,整整12年来,媒体和网友曾经无数次围绕百度搜索结果质量问题展开激烈的批评、讨论,百度也屡次在舆论风暴之中表态将进行改善,而且新机制、新成果一直在呈现,可为什么12年来都未能终止这一话题呢?

其实,这一切其实源于百度对于搜索知识普及的不足。

正如前文所述,互联网中存在着大量的垃圾、有害内容,作为搜索引擎,理论上全网内容都在搜索结果呈现的范围之中,出于对公众利益的考虑,百度有责任和义务完成搜索结果的过滤,但这个工程之浩大,时间之持久是普通人所不了解的。

只要人还存在,新内容就会永无止境的生产,只要互联网存在,互联网的垃圾信息都会永无止境的生产。

对内,百度需要加强搜索展示方式、内生内容、广告投放的监管优化;对外,百度既要打击垃圾内容,还要加强搜索知识的普及,例如:用户受到侵害后如何获得赔偿、用户如何参与垃圾内容的打击等等。

可以确定一点的是,百度要打一辈子的搜索荣誉保卫战。(文/奇袭者 市场公关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