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VAN哥,如果对它还不满意,以后就别再拿侧滑门说事儿了,好吗?

没错,好几年前VAN哥就专门聊过,侧滑门是一台MPV/Minivan区别于轿车和SUV的最重要特征,也是实用性的绝佳体现<猛戳这里复习>。但如今Van粉们对侧滑门的看法好像有点矫枉过正,毕竟VAN哥从没说过没有侧滑门就不是MPV了呀……

当然,侧滑门的好处是很多的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侧滑门的确是美式Minivan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且高配必须得有电动开闭功能。在哈美情节严重的日本,侧滑门不但是厢式车的标配,这个趋势甚至传染了一部分高车身轿车……

比如丰田JPN出租车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并不代表车企的共识,比如发明了MPV这个词的欧洲人,对侧滑门的热情就淡了很多,比如从号称MPV鼻祖的雷诺Espace,到国人熟悉的大众途安L、雪铁龙C4毕加索、欧宝赛飞力,用的都是轿车化的铰链门。关于Minivan和MPV的区别,可以<猛戳这里>复习。

有图有真相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嗯,这事儿VAN哥能拎出来单写一篇5000字的故事,这次就不展开说了。你记住欧洲人对MPV装侧滑门这事儿兴致不高的原因就行:1. 他们对汽车一直很能凑合,从空间到功能都是如此;2.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瞧不上美国人喜欢的玩意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国内嘛,当下MPV市场增长势头最猛的当属10-15万元级别,从产品特征来看,这些新车跟欧系MPV不谋而合:车身尺寸不太大,长度普遍在4.6-4.8米之间,也不提供进出更方便的侧滑门。

是的,无论一年前意外成为爆款的比亚迪宋MAX,还是最近扎堆亮相的传祺GM6、吉利嘉际、大通G50,基本都遵循了这个套路。

对侧滑门敬而远之的国产MPV们 ↓

对于利润远不及SUV的10万元级家用MPV来说,侧滑门动辄万八千元的综合制造成本,无疑是车企们纷纷「偷梁换柱」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凡事总有例外嘛,比如去年11月广州车展亮相的欧尚COSMOS科尚,居然慷慨地装上了Van粉们心心念念的侧滑门,而且11.98万元(预售价)的精英型便已提供右侧电动开闭功能,高1万元的豪华型则是双侧电动!

外观组图 ↓

内饰也下了不少血本,屏幕啥的就不说了,光是高配车型的皮革材料,就已经多得有点让人受宠若惊……

内饰组图 ↓

更高的成本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出现,很多人都会觉得哪里不太对……毕竟车企又不是慈善机构,哼,肯定会在某些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简配,羊毛出在羊身上嘛!然鹅在云南大理与科尚的三天接触中,VAN哥却没能证实这个假设。

科尚的第三排座椅折叠方式的确欠妥,只有上下两向调节的方向盘也不太符合家用车的主流趋势,颠簸路上第三排乘客感受到的冲击也有点强烈。但除此之外,VAN哥确实没发现它的更多硬伤。嗯,作为一台10万元出头的车,它已经很努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它的更多特点,VAN哥在视频里有详细介绍,赶紧连上WiFi看咯!顺便说一下,这条视频拖了半个月之久,是因为现场收声环节出现严重失误,费了老大劲才勉强弥补回来……

【视频长度13分40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没侧滑门的MPV是没有灵魂的?OK,灵魂带电的科尚来了,你还打算说点啥?

另外,有些视频中未涉及的信息,VAN哥在这里一并补充说明吧:

1. 对于折叠方式太弱鸡的第三排座椅,厂方从去年11月广州车展亮相以来收到不少反馈。其实原本的试装车就瑞风那种左右侧挂式座椅的选项,据说因为舒适性不够理想就没采纳。几个月后会追加这个版本,但受限于收纳空间,VAN哥猜测靠背高度恐怕会有所缩水。在后备厢地板结构不做出重大改动的前提下,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2. 回来之后再开自己家的车,居然觉得雷克萨斯ES300h的方向盘炒鸡重,这只能证明一件事——科尚的转向设定有点过轻了;而那台超期服役的起亚老嘉华,第二排的风噪和路噪比科尚还大一点,这实在是VAN哥始料未及的。

3. 为啥欧尚舍得给它用上侧滑门?规模效益咯!欧尚的母公司长安已经生产了上千万台轻客,在侧滑门方面积累的经验是其他乘用车企业难以企及的,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强得多,所以就算来自爱信的电动开闭机构不便宜,但综合成本仍然比其他车企有一定优势。

OK,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近期准备聊聊福祉车的事儿

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