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杂家Misc》栏目(公众号:zajia163)出品,每天一个精彩的人物故事,每周更新五期。

如今的网络,不缺一夜爆火的故事。2017年人民的名义,我们走皮皮虾,周立波被抓。2016年一只蓝瘦香菇,甚至力压了傅园慧的洪荒之力,成为最火的网络语。

而前2天,一夜爆火的却是一句:“唐诗万岁,宋词万岁”

话出自一位93岁的老先生。他满头白发的眯着眼,拿着放大镜,穿着一身中山装,慷慨激昂的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绝了。可他甚至不是一位语文老师。

他揭露全国高等数学通用教材中的瑕疵。他在课堂上教同学们用求根的方程寻找走失在棉花地里的猪,用微积分来洗衣服,还用函数来理解唐诗宋词。

这位转跨界的数学老师名叫:潘鼎坤。他像个少年一般说:如今说我是网红,不知道哪天我就成网黑了,毕竟我没有洪荒之力。

祖父说,你就是一条泥鳅

潘鼎坤出生于1925年。家乡在浙江缙云姓潘村。虽然祖父是清朝的拔贡,在当地很有名望,但是清亡以后,祖父就在当地以教书为生,一年也不过20块大洋,这些钱对于维持一个家庭来说依然很困难。

于是父亲因此认为读书没什么用,不如种田实在。小时候父亲总想让潘老跟他一样在家好好种田。好在外祖父是个秀才,在当地开设私塾,外祖父一直认为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大出息,“学点本事,随身带,火烧不了,水淹不着,谁也抢不走”。

于是他从小跟着外祖父读书在私塾念书,做对子。外祖父还经常说:“我以为你是一条龙,原来你是一条泥鳅。”说完就打。

因为外祖父的原因,潘鼎坤从小就学习了诗词格律,能熟读《千家诗》《朱子家训》。有一次他背诗文卡壳了,老人家站在他跟前故作沉吟道:“书生,书真生。我看你怎么对?”潘鼎坤灵机一动,说:“父老,父未老。”对仗工整且合乎实际,外祖父很满意,于是免除责罚。

直到后来,潘鼎坤学习很优秀,父亲才改变了以往轻视读书的看法。

这段经历让他对唐诗宋词有着深刻的感情。即便后来念的是物理专业。

潘鼎坤从小在祖父严格的教育中长大。1947年终于考上复旦大学,念的物理系数学专业。那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物理专业是非常时髦非常酷的,可他连学士帽都没有带过。

大学一毕业潘鼎坤就在大学做助教,从此走上讲台。因为从小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潘鼎坤的微积分课,其实一开始看起来就像故事课。

我可能遇到了一个假的数学老师

在潘老师的课堂上,他经常教大家洗衣服,用的是指数函数的性质高效率(有那位同学能留言解释一下给懒姐听吗?);也经常告诉大家就算是大力士也徒手捏不碎鸡蛋,然后推导出合理拱轴线方程。

他总能把严肃的微积分教当成故事讲。他甚至还能用求根的逻辑找到在棉花地里走失的猪。

1970年,他被下放到学校位于大荔县的五四农场养猪班劳动锻炼。有一天,一头猪跑到大片高高的棉花地中,怎么赶也赶不出来,怎么抓也抓不住。潘鼎坤彻夜难眠。

第二天,他大胆地将一大群猪都赶到棉田中,那个离群的猪终于找见了“同伴”,最终乖乖地跟着大队伍回家了。他说,这是数学中用已知根求未知根的方法。

有一次,他指着天安门上的国徽问同学们“国徽上有什么?“

同学回答:“有一个天安门 。”

他就说:“对,这种循环就是微积分种无限循环的意义。”

所有的一切都包含数学。而数学换一种角度,和诗歌,都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和概括。

潘鼎坤在黑板上曾坚定的写下一句话:震撼人心的微积分学,——即便教了60年的数学,他也是个走着文艺青年路子的数学老师。

教唐诗宋词还得从老婆大人说起

潘老师的一生都离不开一个女人。

潘鼎坤结婚得早,他和他的妻子一起生活了70年没有吵过架。

他在复旦大学念了4年的书。读书期间,他老婆就在家种地砍柴,全力支持丈夫念书。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她什么农活都干,什么苦都肯吃,在家里默默的等他回来,从无怨言。

潘鼎坤回忆起自己已经去世的妻子,泪眼婆娑,话语间些许哽咽道“我如今日子好了,她却不在了。她这辈子都把心都掏给了我。”

“我1949年大学毕业回家的时候,握着她的手,因为干农活辛苦,她的手就像长了刺一样,像是树皮一样。我的心突然特别难受。”

“如今她走了,她为我受了很多罪。苏东坡有一首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一看就掉眼泪。”

你一生戎马,我在家等你。你一生漂泊,我在家等你。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即使她曾满目苍夷,仍是潘老先生梦里丁香般的姑娘。

他本是一个数学老师,妻子却很喜欢唐诗宋词,也很喜欢写字。数学与诗歌的思考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这一辈子的命题。

终于93岁那年,他开始走上讲台讲诗歌。这是一个迟到诗歌的舞台。

93岁重上讲台

在台上讲了60年的数学了,潘老师第一次在学校开诗词的课的时候像是又回到了初登讲台的自己。他心里很紧张,从他准备的那几十页密密麻麻的讲稿中可以看出,对待诗词,他是认真的。每一个典故出处都去查实证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93岁的潘老师不戴麦克风,中间没有休息,没喝一口水。四块黑板他擦了写,写了又擦。记不清讲稿内容时,他会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他拿着两副放大镜趴在桌子前查资料。拿着两幅放大镜的潘老师吐槽自己的儿子有一次只给自己那一副放大镜,嫌弃的表情很可爱。

潘鼎坤在课堂上评价过去的诗词:俱往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魄。一首短短的诗,胜过千军万马。

虽然不是主专业,但潘老师讲起唐诗宋词来,激动的时候像是一个孩子。

可是潘老师毕竟是老了,两个放大镜合起来一起看,有时历史的年代,人的图片样子也依然看不清。

一代数学教授,在诗词的讲台上,他很朴实的交代:偶尔,年代口误说错的也有。

但是他很担心:如今的唐诗宋词,很多人光会背不会写,当不再有新的诗词出现,唐诗宋词恐怕会灭绝。

陕西有一个人叫张载,他说过四句非常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潘鼎坤惭愧的说:做了一辈子老师,其中三句我都做不到。只有为往圣继绝学,我勉强还是可以做一些。

他说:我这个小蚂蚁自不量力的出来呼吁两下子罢了。

潘老师喜欢写毛笔字,练字的时候尤其喜欢写诗词。因为节俭的习惯,至今潘老师仍然保持着用清水写字的习惯,很多张纸已经反复使用将近2年。

清水写诗,看诗词的魂魄依然很强大。在他心里,诗词终究不是其他文学作品能替代的。

“我活了90多年了,我不知道还能活多久,我只想多做一点贡献,能活一年是一年。”

1925年出生的潘老先生在网络上爆红后,他走在校园的路上,会有老同事过来给他打招呼,笑着说:“老潘啊,你红了”。潘老师也毫不含糊的笑着怼回去“可别黑了哦。”

这样新潮的语言从一个93岁的老人嘴里说出来,显得格外可爱。他没想过会红。只是想着“我还能上讲台”,而讲台是一个老师的生命。

潘老说,数学是简约美,诗歌是对称美。

“懂得唐诗的人就像站在天安门上,看着中国军队,从各个角度去看都是整齐的。动词对动词,名词队名词。这种对称美是不能绝的,一绝就要完 。”

每当说到这些,潘老师的双眼闪着光,神态一点也不像一个已经九十多岁的老头,反而像是当年和妻子恋爱时,眼神闪烁的少年。

其实,数学与诗歌看起来相差径庭,但是本质却很相似性。两者都很抽象,但都表达得十分深刻、准确简洁。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诗词和数学,都是潘老先生这辈子对于美的极至表达。

作为一个93岁高龄的数学老师,在古稀之年还站上讲台,为唐诗宋词呐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约稿要求:

1,非虚构写作,讲述真实的人物故事

2,可以是名人大家,也可以是平凡人物,字数不低于3000字

3,有在知乎微信简书等平台发表文章经验

你将获得:1,一经发稿800元/稿起

2,爆款文章稿费优厚

请将个人作品和介绍发送到邮箱:

czgirl163@163.com

邮件标题:杂家约稿+作者姓名

杂家Misc,遇见有意思的人,发现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