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龙云(1928年11月-2015年12月),山东济宁人,中国的武术泰斗、着名的技击家、中国武术九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15岁就与外国人打擂台,打败了西洋拳击界名手、俄籍拳师马索洛夫,由此轰动大上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的小名叫“大龙”,从此便在武术界享有“神拳大龙”的称号。曾任上海华联同乐会体育部武术教练。建国后,历任上海武术界联谊会常务执行委员,中央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武术队政治辅导员,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级武术裁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12月19日,蔡龙云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7岁。

1943年,西洋拳击界正式提出要与中国武术界进行对抗赛,蔡桂勤和上海武术界着名技击家王子平等选出八名选手代表中国武术决斗西洋拳击。蔡龙云说服父母,作为中方年龄最小的选手毅然应战,决心为中国人争口气,战胜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10月,上海各报纸发出这样一条消息:“国术亦为国人所重,惟中西同冶一炉,则殊属空前之创举。十三日晚八点在回力球场国术与西洋拳举行对抗赛。”消息一发出,顿时轰动了整个上海。50、70、100、150元四种门票被一抢而空。

1944年毕业于上海市博仁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9月2日,上海贴出海报:“拳击快讯,美国重量级拳击冠军,‘黑狮’鲁塞尔会战中国国术名手蔡龙云。”当天晚上,比赛在八仙桥上海青年会堂内进行。蔡龙云单刀赴会打败美国黑人鲁塞尔。威震十里洋场后,蔡龙云经常碰到各种挑战。当时的蔡龙云,心情激动,信心百倍,决心在武术事业上为中华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可是在反动统治阶级统治的旧中国,民族体育受到压制,蔡龙云的特长无法施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体育项目受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蔡龙云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代表大会。

1954年他又首批进入国家武术队,后担任国家武术队队长。

1957年至1960年,他在国家体委和其他同志一起担任了武术的整理研究工作,参与起草了第一个《武术竞赛规则》,进行初级刀枪剑棍拳书籍的编写,并对广州、浙江、少林寺、武汉等地的武术进行了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0年1月,他担任上海体院武术教研室的负责人,1978年被评为副教授。蔡龙云屡任全国及国际武术比赛裁判长、总裁判长。

蔡龙云培养有邱丕相、王培锟、陈春茗、高雪峰、许金民等一大批着名教授和高级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