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落千千万万,凝聚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姿态。

江南水乡乌镇的清秀静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土楼的神奇壮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凤凰吊脚楼的独具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2个神奇的村子!一个天上,坐落在1700米的悬崖边,一个地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你听说过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 亮 村

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巍巍太行,既有雄壮而苍茫的红崖绝壁,又有妙曼而又秀雅的山乡风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百米垂直的悬崖上的郭亮村,600年来,就靠720个台阶的“天梯”攀登。83户人家居住于此,实至名归的中国北方的“世外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被誉为“中国第一影视村”,拍摄过《清凉寺的钟声》、《倒霉大叔的婚事》、《举起手来》等四十多部影视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让人惊叹的是那条全长1300米的挂壁公路了,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一个郭亮洞,这条绝壁长廊,连通了深山与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保留着最原始的山水风貌,淳朴的人情,过往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悬崖峭壁之上是人家,这里的一切都与石头有着说不尽道不清的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头屋、石头顶,石头路、石头凳,盛夏时节,蝉鸣正是叫的聒噪,不妨来这个石头村落避避暑、吃吃农家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庙 上 村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地坑窑院之形,村村皆如此,家家一模样。这也许是对庙上村最贴切的描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坑院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临近院子边缘,才能看清其真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示了黄土高原居住民俗传承的鲜明特色,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向下看,像是一个天井,这样独一无二的居住方式,其实也是早期人民无处可居,想出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子中间种上树,春季迎花开,夏季摇椅乘凉,秋季扫落叶,冬季晒衣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柴米油盐,舂种秋收,高堂弄饴,繁衍生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碰上家里办喜事,亲朋好友围在底下和屋顶,唢呐吹的震天,喜庆的日子便更加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进入地院,需要穿过穿过十几米长的门洞。单是门洞开在哪边就有很多讲究,因为它是整个地坑院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屋内收拾的干净整洁,温度常年的20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极其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黄土高原地带生长的人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祖祖辈辈黄土人割舍不尽流淌着的血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探访一个古村落,去了解一方水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该只是一成不变,更应该带着一颗探索的心,看便美景和神奇。

- END -

来源:本报综合

责编:彼岸花

文章认领、投稿及侵权请在后台告知

我们将24小时内处理,逾期做默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