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考虑买保险时都会有这样的疑惑—

“保险公司这么多,保险产品更多,根本无从选起,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疑惑如果在买保险前未能解决,就会发生没量自己的尺码就下单买衣服一样的情况,最终钱花了不少,衣服却不合身。

读完今天这篇文章,相信你就会心里有数,缩小自己的投保选择,快速选定产品了。

先来普及一下保险行业经典的“五先五后”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先满足保障需求,后考虑投资需求

保险的产生和现在仍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发展壮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保障功能。如果在保险购买中一味追求投资收益,就属于本末倒置了。真的只有投资需求,比保险更好的投资选择比比皆是。

意外、疾病是人生中最难预知和管控的风险,保险的保障意义很大程度就体现在这两类保险上。所以在经济状况一般的情况下,先满足此类保障需求。

二、先保家长,后保小孩

“重孩子轻大人”是很多家庭买保险的误区。

家长为孩子投保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孩子的保障,而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保障来自于父母,即便没有保险,出现了问题还有家长来想办法解决,但是如果是孩子所依赖的父母出了意外,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的孩子才是真地失去最基础的保障。

三、先满足保额需求,后考虑保费支出

大部分人购买保险比较在意的是付出了多少保费,而不是关心购买的保险产品所能提供保障的范围和保障程度。

事实上,保额比保费更重要,足额保险才是保险设计的根本原则之一。当意外真正降临的时候,想想曾经为意外做过防范,防范措施却不足,有几个人会不后悔?

当然,保费支出太多,也会影响家庭财务结构,要在满足保额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平衡。

四、先满足保险规划,后考虑保险产品

保险代理人倘若只会销售保险产品,那一定永远只是一个“三流业务员”。

好的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而不会拿某一种药物包打天下。同理,只有销售“风险规划处方”的代理人才能顺应形势并被客户接受。

这里的分界线在于到底是“以产品为导向”,还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同样,消费者在考虑保险规划时,也不要一味地比较保险产品,而是要考量保险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根据自身需求合理购买。

五、先满足人身保险,后考虑财产保险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消费者在考虑买保险时,一定要分清主次,人的保障始终比财富的保障更重要,处理好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关系,则满盘皆赢;否则,全盘皆输。

学习了上述五先五后原则,你心里有数了吗?如果你的心情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除了上述五先五后原则,百科君还给大家准备了以下四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加强学习一下

1、不买“人情单“,三思而后行

这里的不买”人情单“不是劝大家熟人推荐保险一律拒绝,而是不要在对自己的需求和产品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仅仅因为拉不下脸拒绝而匆忙买保险。

因为人情做出的决定,会给后续可能的理赔甚至熟人之间的关系维系埋下隐患。

2、提前学习一些保险常见专有名词

如果没在保险公司上班,精力所限,肯定没办法细致入微地学习保险知识,那么从关键词入手,抓住重点学习,后续与保险公司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沟通,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风险“进行体检

如买药需先看处方一样,各人有各人不同的家庭状况、教育背景、身体条件等等,所以提前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再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进一步定位,在选择保险产品的时候也就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有的放矢。

4、”敢于“研究条款

这里用了”敢于“二字,是因为大多数普通人在看到厚厚一沓保险条款,一个字都没看就心里发憷,不敢下手。

但事实上完全不必如此。因为保险条款虽然专业,但保险公司按照保监会规定,在重要的客户必须知道的地方都进行了细致讲解,并在保险合同中加粗明示。而且,只要提出问题,保险公司销售人员都会进行讲解,如果对其讲解有疑问,还可以打客服电话进行再次咨询。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个别销售人员的误导。要知道,如果因为误导引发理赔纠纷,如果客户无法举证销售人员曾经的误导,官司是很难打赢的。

总之一句话,只有白纸黑字的合同具有最大的法律效力。

拒绝忽悠,远离营销,持续输出优质原创内容,敬请关注《险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