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年底,希特勒因著名的“啤酒馆暴动”被捕入狱。一年后的12月20日正是他出狱的日子,这一天,关押他的兰茨贝格监狱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告别会,没错,正是为了向希特勒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一:关押过希特勒的兰茨贝格监狱)

一般人总是会低估这位纳粹头目、最具煽动力的演说家的吸引力。出生于1889年的希特勒,父亲是个奥匈帝国人(因此按道理来说希特勒自己也不是德国人,更不是纯种的日耳曼人)。流浪到25岁,他开始为德国巴伐利亚军团工作,并且以一个特务的身份被派去监视当时会员还不足60人的“德国工人党”。希特勒在旁听这个小社团的一次会议时,突然起立痛斥了关于巴伐利亚脱离普鲁士的观点,那是他第一次 公众演讲。事实证明他是极具演讲天赋的,他的即兴演说征服了在场所有党员,两天后,组织官方寄出的明信片送到了他手上,他不仅被邀请入党,还做了主席团委员。后来演讲才能充分显露,他更是被主席直接任命当上了宣传部长。

1920年2月希特勒关于更改党名、党纲的建议通过,这个已经渐渐发展起来的小党派正式拥有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名字,最终以此名记入史册遗臭万年。改了这个看起来 更高端的名字的工人党果然吸引了诸多会员加入,纳粹党发展更快了。当时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喊着“向罗马进军”的口号成功夺权,于是希特勒也产生了“进军”一下柏林的想法,并很快付诸实践。但是这场发生在1923年11月的暴动失败了,希特勒以为找准了有利的时机,却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二:孩童像希特勒伸手做法西斯手势)

然而,即使被捕,即使在法庭上被审判,对希特勒来说也不是多么绝望的事。从他站在被告席里开口为自己发表第一句辩护开始,审判庭竟成了他的个人演讲舞台!他以强有力的雄辩为自己洗罪,最终居然只被判了五年监禁。最令人吃惊的是,在监狱生活中,希特勒仍然以他出众的口才影响着周围的人,尤其是在监狱任职的官员。他和每一个看守都很聊得来,典狱长甚至允许他的房间亮灯到后半夜。慢慢地,希特勒甚至可以在监狱里自己印刷报纸,真真是把自己的思想传递到了每个可能的角落。他的自传《我的奋斗》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三: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书影)

据狱卒回忆,当时管晚间检查的人总是要趴在监房门口听一听犯人们的谈话,避免他们趁夜晚有什么密谋。但在“偷听”希特勒所在房间时他却完全被希特勒讲的话征服了,其他人轮到做晚间检查时也是一样的状况。典狱长也格外敬佩他,还给司法部报告此犯态度良好、严守纪律、可以减刑。

于是他出狱那天,就由典狱长牵头办了一个告别仪式,仪式上狱卒们竟然还感动得流下了泪水。笔者以为,一个能在那种环境中都能让别人完全被自己的思想同化的人,不是万能的上帝,就是万恶的魔鬼。上帝不存在,希特勒就是那个年代最可怕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