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成华区的天府熊猫塔是成都标志性建筑之一。本报资料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华阳处处像公园。李国东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华区一隅。本报资料图片

同学们知道吗?繁华大都市成都,其实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由两个县共同治理的,它们就是成都县和华阳县。
  在以前,成都府即四川省的“首府”,成都、华阳两县都叫“首县”。两县共治省城,其界线由南较场、包家巷、君平街等街的街心分界,东南属华阳县,西北属成都县。老成都常以“跨一步,县过县”来形容暑袜街,因此又有歇后语说:“成都到华阳,现(县)过现(县)。”

1
成都与华阳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人的书里,我们能找到“成都”和“华阳”这两个名字。
  《山海经》里第一次提到成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意思是在遥远的大荒之中,有一座山叫作“成都”,它高耸入云,仿佛能承载天空。而司马迁的《史记》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意思是一个地方从聚集人群开始,慢慢变成小村庄,再变成城市,这个过程就被叫作“成都”,这也是成都得名的由来。
  再来说说“华阳”,“华阳”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梁州在华山之阳,故曰“华阳”,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和云南、贵州一带。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的范围就是记载此地的历史,故以“华阳”作为书名。
  清代成都流传着一句妇孺皆知的顺口溜:“成华简崇汉,温郫崇新灌,新新崇双什,金堂十六县”,凝练地概括了成都府所辖的三州十三县。第一句中“成”指的是“成都县”,而“华”就是“华阳县”。

2

两县共治成都的独特格局

在《元和郡县图志》这本书里,详细记录了两个县的历史。成都县是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时候设立的。“成都到华阳,现(县)过现(县)”中所指的华阳,始于唐朝。643年,成都县随着规模扩大,为了方便人口管理,进行了行政改革,拆分东部地区为蜀县。《大明一统志》记载,758年,唐玄宗幸蜀,改益州蜀县为华阳,从此“华阳县”的名号正式确立。
  至此,成都1座城2个县的格局正式形成,成都县、华阳县共治于成都城。这种局面在古代,是有自己的专属称呼,成都县、华阳县是成都的附郭县。
  直到1952年,成都县才被撤销,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成都市和温江县、新都县、郫都区、新繁县4县。1965年,华阳县被正式撤销,并入双流县(今双流区)。华阳县从建县到撤销建制一共存在了1300多年,成都县则历经了2200多年。

3

成华区由来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以前因为成都和华阳两个县紧挨在一起,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们放在一起称呼,叫作“成华”。这个称呼不仅出现在很多古书里,还能在一些老地图上看到“成华堰”这样的地名。甚至在民国时期,还有“私立成华大学”,这是如今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
  到了1990年,成都再次进行区划调整,从两个城区(东城区、西城区)、一个郊区(金牛区)调整为5个城区,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
  有趣的是,在决定成华区区名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备选方案,比如“万年区”“沙河区”“建设区”等。最终,“成华”脱颖而出,因为它代表着成都县和华阳县的历史。此外,“成华”一名内涵丰富。古文中“华”又与“花”字相通。从深层联想,“成华”一名中蕴含有“成都之花”或“成都之精华”,这样就将“成都现代工业精华之区——新兴的电子工业集中地”这一层意思转注于区名之中,从而“使成华区名更显雅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
  参考资料:《成都市志(1990-2005)》《成都市成华区志(199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