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实习生 普京文

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中国3家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分别是《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四川)和《桂林喀斯特》(广西)。

地质遗产是忠实记录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是地质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军、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伟海等三家地质遗产地提案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地质遗产地的情况。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地史时期成煤森林的特异埋藏记录,也被称作“植物庞贝城”。该成煤森林在生长时被倾泻而下的火山灰保存在现今的内蒙古乌达煤田两个煤层之间。王军介绍,截至目前的调查研究,乌海“植物庞贝城”现已囊括了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因而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最多的新物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是最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也是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除了身为蜀龙动物群的类型产地,许多基干类群,如真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大鼻龙类——董氏大山铺龙、剑龙类——太白华阳龙等,都是各自类别的典型代表。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恐龙骨骼结构,如蜥脚类恐龙的尾锤,剑龙的肩棘等,对于推断恐龙的行为至关重要。曾小芸说:“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填补了恐龙进化史上的某些空白,并为从各个方面研究恐龙及与其他脊椎类动物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西桂林喀斯特是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型代表,是华南地区岩溶演化末期的地貌展现。它位于外源水盆地中,其地质背景塑造了独特的岩溶发育,使其成为开展岩溶过程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代表区域。“桂林模式”展现了峰林和峰丛岩溶形态的共存和相互作用,具有国际科学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2022年10月,国际地科联在西班牙公布全球第一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等7个中国地质遗迹成功入选。同时,国际地科联决定,今后每2年公布一批地质遗产地名录。至此,我国已有10个地质遗产地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