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打下武昌后,势如破竹,兵力达到了50余万人,威震天下。这支被认为是当世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居然放弃了直捣黄龙、一举灭掉大清王朝的绝佳机会,而选择了顺流而下,进军南京。这一决策,震惊了整个天下,令人费解。他们为何不趁热打铁,直取北京,而要绕道南京?是太平军力有未逮,还是别有深意?这个令人费解的决策背后,埋藏着怎样的隐秘原因?让我们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军打下武昌后,全军北上直捣北京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昌三镇,此役可谓声势浩大。洪秀全麾下,骁勇善战之兵达数万,此外还有数十万民夫充作后备。看似浩浩荡荡的大军,实则真正的精锐战力并不多。

武昌三镇乃九省通衢,形势极其重要,为太平军所据,震慑中原。此时太平军虽已兵临汉口城下,但决非久留之地。一旦顺流而东或逆流而西,皆有诸多不利。东下金陵虽有水路之利,但涉险过多;西进川陕则受制于险要关隘,难以发挥长勇所长。

倘若背水一战,孤注一掷,全军直扑北京,形势又将如何?这样的疯狂之举,注定是一条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太平军虽整整50余万人马,但真正能上阵杀敌的青壮年勇士不过10万人。其余皆是从武昌一带强征的民夫,妇孺老幼,皆无实战力。如此庞大的非战斗人口,对于行军作战无疑是沉重的包袱。他们未经锻炼,难以在行军跋涉中支撑,势必将严重拖慢军队的行军速度。

其次,数十万军民相随,粮草辎重如何解决?当年发祥于广西山区的太平军,靠打家劫舍度日。一旦深入内地,就难以再采取这种方式解决后勤问题。临时征粮亦非上策,往往会惹恼民众,进而陷入更为被动的境地。如此大军行在平原,后勤问题必将如一把尖锐的匕首,时刻捅向太平军的咽喉。

再者,太平军起家于广西峰岚,其将士向来习惯山地作战。一路颠沛流离,沿途屡建奇垒险沟,极为精于把控地形。然而长驱直入北平,他们将不再有山地可守,于平原之上,将尽失其优势。相反,身经百战的清军必将趁机施展开阔地带的机动作战之长,对太平军构成致命威胁。

最后,太平军若一意孤行北上,其中必将遭遇清军在河南、山东、直隶等地的集中兵力,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届时双方兵力怡然对峙,太平军岂不将被彻底孤立?一旦被切断补给,全军在内地溃败,可以想见。

因此,太平军倘若舍弃沿江而下、直捣京师的战略选择,注定是一条万劫不复的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军虽然口号是"灭清复明",但决策者心中已没有"直取北京"的想法

纵观太平军自发祥于广西以来,虽然"灭清复明"是其鲜明的政治主张,但在决策层的心目中,直捣北京城的想法实际上从未有过。

事实上,早在太平军进入湖南之时,领军的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就对军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过讨论。由于广西贫瘠,加之将士对家乡有着深厚眷恋,当时确有人主张趁机打回广西去。然而,洪秀全和杨秀清极力反对,认为既已踏上这条"逆天"之路,就不应再有半点犹豫。他们提出"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的构想,意在放弃广西,而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江南腹地。

不难看出,太平军当时展现出对北伐中原的无望。即便主张北上的人也不过是想进军河南、占据中原,而并无久攻京师的雄心壮志。

此后,太平军经过岳州、武昌等地,其实力日益壮大。然而,当时的太平军内部,围绕下一步战略方向,虽然产生了诸多争论,但始终未出现"直取京师"的提案。根据《盾鼻随闻录》的记载,当时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分兵多路并进、进军河南入据中原、东下长江流域进军南京。可见,即使是主张北上的"女贼卞三娘",其实际设想也只是向内地渗透,并未真正提及以灭清复明为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当时清军的情报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各种奏折均未提及太平军可能北上进犯京师的猜测,多数也只是将太平军视为控制岳陕地区或西部的潜在威胁。由此可见,即便是清军,显然也未将太平军列为京师直接要防范的敌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太平军战火初燎之时,随同太平天国创始人洪秀全的另一位主力——洪仁玕,倒是主张直捣北京。他不但先期奉命入关,还曾声言一定要"袭阙夺辂",夺取皇帝的宝座。但很快,洪仁玕就在进军途中被清军所困,随即殉难。从此,即使太平军气焰万丈,但一股直扑京师的冲劲几乎被彻底扑灭。

可以说,虽然太平天国起家曾标榜"灭清复明"的宏伟目标,但实际上,直捣北京这一决心并未真正植根于太平军将领心中。

东下南京是太平军最合适的选择

与北上直捣京师相比,太平军选择东下进军南京无疑是一个更为明智的战略部署。事实上,南京不仅是太平军理想的大本营所在地,沿长江而下也最符合他们的作战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南京城自古就是一座极为重要的都城,其政治经济地位不容小觑。在太平军壮大到一定规模后,他们必然需要一座坚固城池作为长期大本营。与之相比,武昌三镇虽受九省枢纽之利,但地形并不利于久守。正所谓"无根之木,难长远生"。南京不仅地理位置上近江近海,还拥有城池雄厚、粮草富足之优势,正合太平军立足之选。

其次,太平军从广西一路征战,长于沿江过岗驻防、利用舟船运输等战术。如若直捣北京,在广阔平原上施展这种"挂靴步雷"的小股部队游击战术,将极为吃力。然而沿江而东,水路畅通,又可运用其擅长的水军作战,必将事半功倍,进程也更加顺利。

再者,长江流域向来是富庶之区。太平军进军南京后,粮草供给得以得到根本保障。与内地常年征粮相比,在金陵一带借助良田美麓、沃野千里,后勤供给更加充足,不会因赓卷民力而引发民怨。这对于一支数十万军民的大军尤为重要。

此外,太平军进驻南京,还将间接控制贯通内外的长江黄金水道。届时他们不但可借助水军之力扫清沿江要害,更可对上游外松、安庆等地构成威胁,夹击攻入大别山腹地,乃至联合江西、湖广等处起义军同仇敌忾。

总之,南京地理上正位于太平军运动的中枢,不但可作为永久大本营,更是驰骋长江、制衡内外的战略要冲。与之相比,即便占领北京,在后勤无着落的情况下,太平军也将陷入被动而艰难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下南京可谓合理合法,利大于弊。这是太平军基于自身实力做出的最优选择。

太平军决策者的个人际遇也影响了他们的决策

除了军事上的考量外,太平军领袖个人的际遇与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东下南京这一选择的偏好。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出生于广西扶绥一个贫苦人家。他的家乡虽然偏僻贫瘠,却濒临著名的邻省——江西。生长在山区的洪秀全,对沿江一带的地形地貌并不陌生。事实上,他的一生中曾有将近十年时光都是在江西各地漂泊度过的。

同样,洪秀全的亲密战友杨秀清,其家乡湘阴也恰好紧邻江西。他们二人在少年时代,就时常往返于广西与江西之间。待到后来杨秀清加入洪秀全麾下,成为太平军坚实的左膀右臂,自然也对长江流域的环境了如指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对于洪秀全、杨秀清这对曾经的贫苦农民来说,长江中下游一带实在太过熟悉了。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与他们故乡相近,就是当地民俗文化也与他们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相比之下,即便是北上直捣京师,在辽阔的内地战场上作战,也难以让他们如鱼得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广西自古是军阀割据、匪患横行之地,但当年太平军起义时并未受到这一地区强人们的大力支持。相反,正是在邻近的江西,太平军得到了当地农民武装的大量投靠,才得以初步坚足阵脚。

可以说,江西的这些农民武装成分,为太平军带来了源源不绝的新鲜血液。而顺着家乡人的路子,在这一地区辗转腾挪,显然也是太平军一度发展的基本方向。

再从地理因素上看,太平军当时已占有的武昌三镇,距离南京不过数百里。东下南京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否则,将士们不得不穿梭在狭长而遥远的通道里,行军将极为艰难。

相比之下,如需渡过几百里之遥的大平原、险关重阻,才能抵达北方,对于当时装备力量有限的太平军来说无疑将是一个巨大挑战。他们的习惯作战方式也不利于在这种环境下发挥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无论是从交通的便利性、熟识的地形地貌,还是最大程度借重当地民众的力量,东下南京无疑都是太平军最自然的选择。尽管当时战火纷飞,但对于当年那些土生土长的农民起义领袖而言,东下长江流域也许才是他们最根深蒂固的向往。

东下南京也是当时最切合实际的策略

总的来说,太平军选择东下南京,并非一时冲动或偶然决策,而是基于当时形势对比利弊得出的最为明智之举。

纵观1853年太平军攻陷武昌后的整个局势,任何其他行动路线都很难让太平军有效保持并进一步增长自身实力。

比如,如果当时太平军一意孤行,跋涉数千里直捣北京,则无疑是捉襟见肘。由于后勤无着,人马疲惫,他们极有可能在途中被清军诸多增援部队相机伺候,从而遭到全军覆没。届时,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恐怕就难以为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如果固步自封,原地苟延残喘,则太平军也将因缺乏广阔的活动空间而渐渐力衰。到那时,清军集中兵力重兵围剿,他们也将一蹶不振。

相比之下,东下南京无疑是最为合理的选择。一来,长江流域地广人杰,资源丰富,足以为太平军提供巩固和发展的后劲;二来,江南要冲富庶,控制南京等重镇就等于牢牢掌握了全国经济命脉;三来,沿江而下运输补给便利,适合太平军的作战特点;四来,控制南京就等于牵制了清王朝在全国范围内的调动。

从这种意义上说,太平军东下南京其实是权衡自身实力最为得当的一步棋。他们没有盲目冒进夺取北京皇权,却也没有止步不前;相反,他们找准了发展最大空间,为推翻满清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算是当时的太平军领导层,对于"灭清复明"是否真正有这个决心也是存疑的。他们更像是一群为生存而起义的土民,在运气和时势的支持下,不自觉地走到了一个这样的政治高度。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选择占领南京的决策完全合情合理,而非出于什么富有远见的政治智慧或不朽野心。

总之,太平军东下南京这一决策完全顺应了当时的形势潮流,最大程度避免了作战风险,为他们将来的发展赢得了广阔前景。这也为太平天国能够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与清朝政权遭遇相抗衡,奠定了根本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