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陈文军,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孝陵卫法庭庭长。

● 在法院工作20年,办了无数案子,获得了N项荣誉。

● 如果只用三项荣誉来概括他,可能是“全国优秀法官”“南京图书馆优秀读者”“全国无偿献血银奖”。

● 后两者,大概是对前者最好的补充和诠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0多年累计献血6000ml+,就像他持续输出的社会不可缺少的法与情。

● 而不断读书,给了陈文军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构成了一个法官阅读材料和书写判决的基本修养。

● 民事诉讼、知识产权、劳动争议、侵权责任、房屋买卖租赁……在一堆专业而枯燥书籍中,有一本《看得见的正义》,还有一本《幸福之路》。

● 一本是他对法律的尊重,一本则是他判案中的柔情。

● 在一起男方起诉的离婚案中,双方已分居两年。分居的原因,一是房子卖了住在各自的亲属家里,二是女方实在不能忍受男人的烟瘾。

● 但是,女方身患胃癌动了手术,在人生的艰难时刻,丈夫应履行扶助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陈文军在判决书中写道:繁体字“親愛”隐藏着深挚的劝勉。“亲要见面,爱要用心”。希望双方检索一下自己的“親”,盘点一下自己的“愛”。

● “原告应当有更多的担当,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患有癌症的妻子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履行婚姻法中的扶助义务。”

● “不准予原告与被告离婚。”

● 家事案件,理虽断,情不断。陈文军,善于在家事案件里,煲一碗“陈氏鸡汤”。

● 这么多年来,不乏败诉的当事人喝完陈文军的“鸡汤”写来感谢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有的婚姻需要挽救一下,有的最好“断舍离”。

● 另一起离婚案件中,两人结婚没多久,女方带着伤痕和对陷入拉锯战的恐惧起诉到法院。

● 陈文军当断则断,直接调解离婚。120分钟后,女方度过至暗时刻,“获得新生”。

● 调解,是陈文军的日常,也是他的利器。“全省法院调解能手“,不是浪得虚名。

● “大家都是讲道理的人,除了一种情况,就是情绪不稳定的时候。”陈文军降低重心,坐着弯腰前倾,“重心要低,语速要慢,首先让当事人情绪平静下来。”

● 接下来,要取得当事人信任。怎么聊?陈文军提出,聊起来要像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文军在调解中

● 在调解某企业搬运工的劳动争议案件时,陈文军跟当事人在法庭外的椅子上并肩而坐。陈文军聊到自己的打工经历,穿过解放鞋,当过邮递员。

● 从这一辈人,聊到下一辈人。当事人说到儿子,眼神马上充满了光,说儿子高考一定能考上好学校。到这时候,调解也就迈向成功了。

● “调解往往能更快实现当事人的权利,也能更好地化解矛盾。”无论矛盾多深,陈文军都发挥调解的优势,“搬走那道无形的墙”。

● 孝陵卫有一个1999年建成的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不是被出租经营就是被脏水浸泡,22年无法使用,业委会把开发商起诉到法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在调解中,陈文军指出,车库从未正常使用,开发商你是违约了22年啊。最后开发商放弃权利,地下车库的使用、收益归业委会。

● 法院与街道、社区、城管等多方协调,申请到50多万为民办实事经费,将车库恢复原状。时隔22年,“地下车库”终于真正成了地下车库。

● 这个案子,成为2022年南京政法网格员工作“年度十佳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陈文军2004年从部队转业,当年就通过司法考试进入法院工作。2007年当法官,2011年成为南京市十佳法官,2018年获评江苏省审判业务专家。

● “我觉得自己适合这份工作,热爱这份工作。”陈文军说,“痛并快乐着。”

● 痛,主要因为长期伏案,腰椎突出。

● 快乐来自于,这是一个非常具体地为人民服务的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从民一庭、民二庭、劳动争议、家事、知识产权,到现在的孝陵卫法庭,陈文军在所有的民事条线工作过。

● 社会在发展,法律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 陈文军觉得,法官需要在这个进程中,用一次次公正的判决明晰是非对错,树立良好社会导向。

● 2009年,劳动争议纠纷多发高发。某企业几十名送奶工要求确认劳动关系,他们的背后还有千余名送奶工在观望。

● 陈文军翻阅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请教了研究劳动法的教授,最后创新性地认定为“承揽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这一认定,既稳定了送奶工的工作岗位,还避免了奶业公司陷入困局甚至破产,且保证了消费者每天清晨不会“断奶”,三赢。该案入选江苏法院2008至2010年度劳动争议十大案例。

● 孝陵卫法庭负责玄武区的劳动争议案件和街道辖区的民商事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文军把劳动法送进校园

● 劳动关系,有点像婚姻。容易在解除关系时爆发矛盾。

● 陈文军与工会、人社等部门联动,给玄武区的企业进行“合规体检”,规范用人过程。

● 去年,玄武区劳动争议案件实现了负增长,有他一份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未雨绸缪、耐心调解,是陈文军的这一面。不和稀泥,敢于较真,是陈文军的另外一面。

● 孝陵卫法庭辖区内老旧小区不少,因此陈文军经常研究全国关于老旧小区的案例。

● 经常有这样的案子:楼上楼下因为漏水打官司,有些鉴定机构会做出“有一定因果关系”的意见,然后法院调解,楼上多多少少都要赔钱。

● 对于“有一定因果关系”的鉴定意见,陈文军觉得不够科学,比较草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后来,陈文军自己也遇到了这样的“有一定因果关系”。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两年后, 北阳台与墙体间有了裂缝,业主起诉安装公司。

● 鉴定机构给到陈文军的鉴定意见,就是“有一定因果关系”。

● 陈文军发现,该鉴定机构只去了一次现场勘察就得出结论,不具有科学性。通过走访专家、查询资料,又发现“因果关系”缺乏证据。

● 最后,陈文军否定了鉴定意见,责令鉴定机构退回鉴定费。

● 这个案子,成为南京法院“司法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如果施工单位要承担没有因果关系的责任,那么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惠民政策恐怕无法推行下去。

● “我选择的是充满荆棘的路,但对法律的尊重,让我一定要较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0年来,陈文军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全省法院调解能手、江苏优秀法官、江苏好人、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 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 煲得了鸡汤,调得了矛盾,也较得了真。

● 这就是陈文军,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者。

摄影 / 达文西

商务 / 王旭丽 (微信号:H13337716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