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边研究工匠精神,一边研究匠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两天,小罐茶的创始人杜国楹,在公开场合鞠躬道歉,他觉得当年打的广告,给大家造成困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年头,怎么老有人觉得大伙儿“怀恨在心”呢?不是“报复性消费”,就是“报复式结婚”。

其实大伙儿早就选择放下仇恨了。

就像这个什么小罐茶,其实用不着专门跳出来道歉,因为当年它打了什么广告、添了哪些麻烦:

可能并没有人在意,甚至早就把它忘了。

杜老板说的广告困扰,是当时围绕“小罐茶,大师作”的一场争议。当时小罐茶的广告里,八位制茶大师拱手抱拳,号称是:

每一罐都是泰斗级大师手工制茶。

然后50元/罐、6250元/斤的统一单价卖得理直气壮,自称是,2018年零售额高达2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论上,这几十亿的销售额里,一多半应该算是大师的价格。

结果有爱较真儿的网友算了下,8位制茶大师手工炒茶,一个大师平均一年要炒2.5亿元的茶:

平均每天要炒1466斤鲜茶叶。

所以爱较真儿的人确实不讨喜,人家让你关注一杯有非遗传承人温度的茶,你却整天惦记着“大师究竟累不累?”

大师每天炒一千斤的茶叶可能不累,但要跟你解释这个问题可就累了。

当时小罐茶回应质疑的说法是,“大师作”不是“大师做”,制茶大师们只是“产品经理”,炒茶的粗活儿还是得交给机器设备。

按理说拿“大师作”这个概念,是想让人先入为主,信赖手工工艺的,结果玩儿脱了又在“作”和“做”上玩儿文字游戏。

你很难说这是法律意义上的“虚假宣传”,但杜老板也没有真诚到跟消费者掏心掏肺。

按杜老板的说法,自己反思多年,如今决定道歉。

也就是说,这几年他是边赚钱、边反思:

一边研究工匠精神,一边研究躬匠精神。

属于是痛并快乐着,一边崩溃一边自愈,精神上遭老罪了。

斯基好奇的是,既然创始人都公开道歉了,那当年这广告到底算不算涉嫌虚假宣传呢?

算不算诈骗金额巨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请工匠大师手搓制茶,有人就敢请诺奖得主来制酒贩酒。

人生不过烟酒茶,请大师来开光做法,是这行当做营销的看家本事。

杜总忙着鞠躬的时候,上市公司ST春天(600381.SH,原青海春天)又有子公司被罚了8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T春天的拳头产品听花酒,因为虚假宣传荣登过315晚会,当时被曝光的一大套路是:

拉来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给自己站台、背书。

这三位诺奖得主分别是:“伟哥之父”穆拉德、开创计算酶学的瓦谢尔、研究代谢修复理论的郝什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诺奖得主前后有上千人,也不是谁都有资格来参与研发,主要听花酒号称有:

壮阳、调节生理紊乱、提升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

要不是正好跟这几位的研究领域重合,诺奖得主也未必能当咱们上市公司的敲门砖。

在当时的官网上,能当首席科学家的除了三位诺奖得主,还有青海春天董事长张雪峰。

张总倒是没拿过诺奖,之所以能跟诺奖得主一起共事,主要因为:

太上老君给他托过梦。

是太上老君点拨了他一个“活”字,让他从“活”字联想到唾液,又从唾液联想到白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的酒,要科学有诺奖得主坐镇,要玄学有太上老君撑腰,人家自己也说了,听花酒不是做出来的:

上天给饮者们的一个巨大恩惠。

老天爷赏的,卖你五万八一瓶不过分吧?

斯基看了下,这次有关部门处罚ST春天的理由依然是:

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可惜了,没有一种罪叫“侮辱智商罪”,要不然有些人得抓起来毙五分钟。

唯一一条能赦免听花酒的理由,大概还是:

不坑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两天,斯基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在深圳某夜店里,看到了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马保国。

在夜店迷醉的灯光下,马老师当场表演了成名绝技“闪电五连鞭”和“接化发”,受到现场观众热烈欢迎。

如果留意二次元这个圈子就会发现,马老师经常是各地漫展的座上宾,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在台上蹦蹦跳跳,跟小年轻们打成一片。

大伙儿都称赞他是真正的武学大师:

因为每次打出来的招式都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马保国是权威媒体点名批评过的,不仅说他是“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还把这场流量狂欢定性为:

审丑闹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马老师非但没被批倒批臭,还从线上火到了线下,从传统武学破圈到了二次元领域。

甚至风评都有逆转的迹象,网友称赞他:

文能考上大学,武能开班立派;论身体古稀之年硬挨三拳,论心境万人耻笑荣辱不惊;论传承拳法名扬海外,论创新能玩转抖音。

最关键的一条是,他甚至不会摔倒了去讹年轻人。

总之,大伙儿可以批评马保国身上的任何缺点,唯独不能说他傻。

直播镜头前,停留,转化,拿佣金走人,一套五连鞭打完,就让直播间粉丝乖乖下单:

傻子可没这么清晰的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把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称作营销教父、鬼才大师。

网上的段子说,如果你小学时背过背背佳,中学用过好记星,工作用E人E本,现在喝小罐茶,然后用8848钛金手机刷到这个段子:

恭喜你,你被同一个人用五种产品赚了五次钱。

这个段子高度概括了杜老板逮住80、90后固定群体,薅了半辈子羊毛的创业史。

青海春天的张雪峰在听花酒之前,炒作的是自己经营的冬虫夏草产品,当时他讲的是“活佛喂马”的故事:

活佛爱马得怪病,每日喂马虫草7根,一周后果然痊愈。

所以张老板的创业史,说白了也是证明“有钱人里究竟有多少傻X”这个问题。

相比武学造诣,马保国可能是真正的营销大师,营销的产品就是他自己。

所谓营销,说白了就是不能只挖坑,也得注意盖上点草。

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大师,智商税这种东西,不是缴在这儿,就是缴在那儿。

大家包产到户,认清自己的责任田,镰刀别伸太高,也别探太低,更别伸到别人的地头去。

骗我可以,注意次数。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作者:波旁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