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27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以雷霆万钧之势逼近重庆,解放的炮火声震撼着山城。这一天,重庆人民翘首期盼的解放终于到来,伴随着炮声的远去,重庆正式宣告解放,开启崭新的历史篇章。

经蒋氏与毛人凤指示,白公馆对囚禁的众多进步人士进行了残酷的大规模处决。此次行动以彻底消除异议者为目标,采取了极为残忍的手段,无疑给当时的政治环境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当日,惨剧震惊中外,三百余人惨遭杀害,仅有十五人幸免于难,史称“11·27大屠杀”。三日后,重庆解放,白公馆、渣滓洞及松林坡处,烈士遗体遍布,甚有未满周岁之婴儿,景象惨烈,令人痛心。

现场景象惨烈,令人不忍目睹。负责整理烈士遗体的指战员们,神情凝重,肃穆无声。他们默默地向烈士在天之灵发誓,必定铭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永志不忘。

务必将杀害烈士的凶手绳之以法,特别是幕后黑手徐远举特务头子。同时,也不能放过作恶多端的徐贵林、杨进兴、张界、漆玉麟这四大恶徒。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以慰烈士在天之灵,彰显正义之威。

大西南解放后,昔日的“五大恶魔”隐匿踪迹。然法网严密,难逃天网恢恢。我军大规模行动之下,这些伪装成羊的狼,终以各式手段被揭露,一一落入法网,其罪行终得昭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徐远举:病亡于功德林的黄埔七期】

徐远举,1914年诞生于湖北大冶一显赫官商之家,自幼便沐浴在优质教育的熏陶之中。他成长于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深受家族传统与商业智慧的熏陶,为其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远举于十岁时,自定名“鹏飞”,以彰显远大志向。十二岁因家境困顿而辍学,十四岁即入桂系随营学校深造。蒋桂战争失利后,随营学校更名为黄埔武汉分校,徐远举遂意外地成为黄埔军校第七期学员。

毕业后,徐远举在江西红军“围剿”中屡遭挫败,遂脱下军装逃往武汉。1932年,戴笠的复兴社招募黄埔生,18岁的徐远举成功入选。两年后,年仅20岁的他负责护送班禅入藏,这一经历为其日后的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远举仕途一帆风顺,历任西昌站中校站长、财政部四川缉私处上校副处长,并先后掌管军统成都站、康定站、西昌站。至1945年,年仅31岁的徐远举已升任重庆军统行动处副处长,兼任第一战区官长部调查室少将主任。

抗战胜利后,徐远举掌控军统大权,其恶行累累,对西南地下组织造成了严重破坏。策划白公馆和渣滓洞大屠杀后,他仓皇逃至昆明。然而,卢汉起义的爆发使徐远举终被缉拿归案,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1956年,徐远举被转送至功德林。在经过多年的羁押生涯后,他于1973年1月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终年五十八岁。这位曾经的国民党要员,在生命的尽头并未留下太多波澜,但他的过往与命运却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