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中央军委组建空15军,为何驻防武汉军区?军部选址有讲究

《我是特种兵之子弹上膛》中,伞兵是一位军政兼优的职业军人,可也是一个有幽默细胞的“活宝”,成了战友日常生活中的润滑剂。伞兵的口头禅:“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感受到伞兵的使命非凡。现实生活中,伞兵的部队是有原型的,即空降兵第15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15军某部演练旧照(一)

1961年7月,中央军委正式组建空15军,将该军部署在了武汉军区。对此,大家难免心生疑问,中央军委为何将空15军部署在武汉军区?空15军军部的选址又有何讲究?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了解空15军的前世今生也很有必要。

1947年8月,晋冀鲁豫军区以独立第1、2旅及太行第1、4、5军分区基干团为基础,成立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秦基伟、黄镇分任军政主官),辖第25、26、27旅。第9纵队的老底子是太行军区的地方组装,缺乏红军基础,可是该部上下憋着一股劲,敢于跟敌人硬碰硬。

第9纵队成军之后,编入陈赓兵团战斗序列。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番号序列不变。1949年2月,第9纵队启用新番号第15军,秦基伟任该军首任军长,政委调整为谷景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第15军及其前身部队打了不少硬仗恶战,完成了从地方组装到主力部队的华丽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基伟

1950年12月,第43师奉命留守留驻昭通军分区,原第10军29师43师调入15军序列,以补全该军建制。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第15军拟转为公安部队,这意味着该军很有可能地方化。但是,秦基伟是一个闻战则喜的老革命,听说朝鲜战场有仗打,连续三次主动请缨,可算是拿到了一份“特殊待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上了朝鲜战场,第15军打得格外英勇,接受了大大小小战斗历练,越打越顺手。

1952年10月,秦基伟迎来了战争生涯中的一次大考:上甘岭从最开始的营级战斗,演变为敌我双方必须要拿下的重大战役。秦基伟面对全机械化美军,丝毫不露怯,顶住了敌人43天的疯狂进攻,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重大胜利,一战成名打出“千岁军”的绰号。在朝期间,第15军涌现出了以黄继光、邱少云、上甘岭特功八连为代表的英雄个人、单位。

1954年4月,第15军从朝鲜载誉归国,后属武汉军区建制。1961年初,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一个空降军。总部提供了第1、15、38军,供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选择。刘亚楼选择了第15军,原因也很简单直接:15军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全世界都知道有个15军。于是,“千岁军”就这样地成为了空降兵军的前身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时期的孝感

6月,第15军番号停用,改称空降兵第15军。同期,第29师改归武汉军区直属,空降兵师调入第15军,并启用空降兵第43师的新番号。7月,空15军在军部孝感召开成立大会。在笔者看来,空15军之所以驻防武汉军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空15军军部定点于湖北孝感,该地交通便利;

任何一支部队的领导机关驻地的选址,都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这里边是大有讲究的,空15军军部的选择也不例外。湖北孝感位属华中腹地,地处两湖盆地,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的地形地势可概括为“一成低山、三成平原、六成丘陵”。从孝感自身的地形地势特点来看,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湖盆地地形图(注意看孝感)

此外,孝感的交通条件也很突出,与外界联系很是便利。尽管孝感不是交通枢纽,可该地靠近湖北省会武汉。武汉是长江黄金水道和京广铁路的交汇点,也是武汉军区机关的驻地。换言之,空15军军部定点于孝感,平时演训多有便利、战时集中突击处于机动位置。

二、第15军就地完成改编,可快速形成战斗力;

在诸多体育竞技项目中,接力跑无疑是非常考验团队精神的运动之一。接力跑不仅仅是追求速度那么简单,还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的无缝衔接。军队就是一个大型团队,而一支部队完成身份的转换,务必要求快、追、稳,何以实现这一目标?就地完成改编无疑是最佳选择,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迅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练兵备战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15军某部训练旧照(二)

第15军之所以能够获得改编为空降兵的殊荣,除了作风优良、能打恶仗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第15军从朝鲜回国之后,长期驻防孝感。第15军在孝感经营有年,各方面都较为熟悉,可大幅度降低改编的时间成本。结合原因一,我们可以看到孝感的地理位置优越,而第15军又是一支扬名海内外的英雄部队。于是,历史的必然与第15军的偶然风云际会,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千岁军”。

三、武汉军区是战略预备队,符合空15军的战略性兵种定位;

空降兵具有兵员精锐化、高度机动化、装备轻型化的特点,拥有跨越任何地理障碍的天然优势,善于在空中实施“穿插迂回”,针对敌薄弱环节实施令敌猝不及防的打击,相当于长了翅膀的特种部队,历来被军事强国视为战略性兵种。

以俄军为例,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抽调200名空降兵组成精锐骨干力量,从波黑境内出发一路狂奔500公里,先于北约部队夺取了普里什蒂纳机场,为俄罗斯争夺到了话语权。由此可见,战略性兵种在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军区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