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演周恩来总理的特型演员王铁成的离世,令不少网友和粉丝心痛不已,大家纷纷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对王铁成的哀思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上午9时,王铁成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悲痛举行。

家人选择了王铁成的一张晚年照,作为遗像摆在灵堂正中,和蔼可亲的王老,目光温柔地凝视着难以割舍的亲人故交,似乎还有千言万语,想要留给这个让他无限留恋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礼堂门前的挽联两侧,写着“演技绝伦,情出于心;再现周公,光照后人”,是王铁成这一生的艺术成就和高尚品德的集中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让送别王老的粉丝们,对他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其家人还将王铁成的生平事迹,通过纸张打印成文字,供每个送王老最后一程的亲友、粉丝阅览。

王铁成最早饰演周总理,是在1978年的电影《大河奔流》当中。

邓颖超同志看过这部电影后,亲自给王铁成写信,对他的出色表演,进行了高度认可和赞扬,并给他打了90的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2年,王铁成又一次在电影《周恩来》中,对周总理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演绎,影片上映后,取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

导演丁荫楠介绍说,当年这部电影首映时,现场观众无不失声痛哭,足以说明它的艺术感染力之强。

而锻造强大艺术生命力的这份功劳,王铁成绝对不遑多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还凭借在片中出色的表现,赢得了金鸡百花双料影帝的殊荣。

可以说,王铁成为了《周恩来》这部电影的成功完成,也做出了巨大牺牲。

为了让自己的状态,跟周总理更加接近,王铁成甚至听了50遍相关录音。

邓颖超同志还向王铁成介绍了周总理的一大特点,就是“走路快而坚稳”。

为了深入领会这几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揣摩到位的字,王铁成没少将自己关在剧院,一步步去走,一点点去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晚年的周总理,因病体重锐减,王铁成就长达9个月时间不吃粮食,最终竟然瘦了20斤,这份付出不可谓不大。

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王铁成因为车祸,导致6根肋骨折断,但他,也只是仅仅养了21天的伤,就回组赶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王铁成的艺术成就极高,却在62岁的时候,就早早淡出观众视野,而这一痛苦的抉择,与他有一个先天痴呆的儿子不无联系。

王铁成的儿子王蔚平,出生后不久,就被确诊为染色体不完整,也就是先天性痴呆。

为了能让儿子的智商,与正常孩子之间的距离,能够减少一些,王铁成夫妇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妻子阎莉莉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不得不辞职在家,做专职主妇。

因为工资有限,负担不起儿子的医药费,王铁成炒过股,摆过摊儿,甚至将家里的9寸黑白电视机、妻子陪嫁手表,还有自行车,拿到市场上售卖换取医药费。

还有一次,都到了卖棉衣棉鞋的地步了。

在夫妻俩的齐心合力之下,儿子的身体状况,明显有了好转,不仅能够在生活上自理,还掌握了包括乐器在内的很多一技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的成长,让王铁成大为欣慰,2019年,中国文联授予他“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的荣誉,让他的艺术人生,也得到了圆满。

2023年春节,王铁成录制了一条意义非同一般的拜年视频,与粉丝分享了拨云见日的喜悦之情,那条视频也成为王铁成最后一次的公开露面。

如今再看,让人不免感慨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八宝山追思会现场,德高望重的马未都,也赶来送别好友,面对媒体的采访,马爷神情悲痛,并语重心长地表示,王老作为父亲的人格,比他做演员的人格还要伟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一句话,囊括了王铁成一生的经历:

为了将先天残疾的儿子,培养成不给社会添负担的人,他与妻子尽心竭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事业上,他鞠躬尽瘁,倾己所能,为了能将一代伟人的形象塑造成功,做出了巨大的付出乃至牺牲,观众与粉丝不会忘记!

希望王铁成老师一路走好,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