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5日讯(编辑 陈侃迪)集运欧线期货上市以来,受全球航运环境的影响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

自去年8月,该指数于2023年10月跌至801的低位,之后便一直处于上涨态势。共计10个月的时间里上涨幅度超过577%,共涨4621.5点,令不少投资者望而生畏。

就在上周,多数机构分析师预计指数可能在5200左右附近,然而仅几天时间集运欧线最高已触及5422.5点的上市新高位。

近期中东局势又更进一步的扑朔迷离,这也加剧了市场对全球航运的担忧。

当地时间6月23日,据环球网报道,内塔尼亚胡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以色列将会减少在加沙部署的军队,从而腾出兵力与真主党作战,并宣称“如果双方开战,黎巴嫩将成为第二个加沙”。

另一方面,上海发往美国以及欧洲的集装箱船运费仍在上涨。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上海发往美国西海岸的运费来看,6月14日为每个40英尺集装箱6906美元,比4月末上涨92%。发往美国东海岸的运费也上涨71%。

发往欧洲的运费则为每个20英尺集装箱4179美元,上涨82%。2023年12月以后,中东局势紧张,连接亚洲和欧洲的苏伊士运河难以航行。各集装箱船公司纷纷避开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绕道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运输所需要的天数延长,舱位供求关系紧张。

中东局势进一步复杂化,未来期价或有隐藏风险

对于目前的航运市场,《中国船检》发文表示,全球航运市场目前正处于一个异常繁荣的阶段。尽管订单数量持续增长,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但这并未能阻挡资金实力雄厚的船东和渴望业务的船厂。核心市场表现强劲,而“全球性中断”更是推动了货运吨英里的激增,且目前尚未看到放缓的迹象。

“这次不一样”的观点虽然已经被提及并用数字进行了支撑,《中国船检》认为——当前订单量不到2008年的50%(2.9亿DWT与6.6亿DWT)——但当时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订单在航运市场随后陷入低迷后被船东取消,且上一次造船厂甚至走向了破产。这提醒我们,在繁荣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全球知名物流业市场研究机构“运输情报”Transport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团队认为,集装箱航运业的供应已变得“躁动且极端”,该行业正在运力需求激增和新船供应大幅增加之间摇摆。

该机构分析师警告称:“市场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当苏伊士运河航线恢复时,市场会是什么样子。供需平衡可能会猛然转向所谓的集装箱运力过剩。”如果未来出现运力过剩,运价的下行压力将是不可避免的。

一德期货分析师车美超则向媒体表示,当前中东局势表现得更加复杂化,胡塞武装对在红海和阿拉伯海航行商船的袭击更加频繁,主流集装箱船常态化绕航持续延长,造成运力损失持续。近日欧洲主要海港爆发联合罢工事件导致物流延误,进一步加剧供应链压力,令本就紧张的运力“雪上加霜”,现货运价的上涨带动EC期价强势上行。

“在供需基本面改善前,可以继续维持偏多思路,”车美超表示,预计今年的航运旺季将延后一个月左右,运价拐点或将出现在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