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刘锡琨这个名字,整个泰安地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彼时战火纷飞,敌人凶残,炮火连天。正是在这惨烈无情的抗日战争年代,刘锡琨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智谋,在敌人重重封锁线中穿梭往返,为八路军提供了无数宝贵的军事情报,帮助部队多次扬威立下赫赫战功。

1938年,刘锡琨加入了共产党,不久便被组织上选中担任侦察员的重任。由于刘锡琨天生机警善变,身手敏捷,组织上便将其派往最前线执行危险的情报收集任务。每当夜幕降临,刘锡琨便会悄悄潜入敌人的腹地,时而伪装成村民、商贩,时而披上僧衣打扮,在敌人的重重包围圈之内自由出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锡琨虽年纪不大,但胆识过人,枪法了得。有一次,他潜伏至桥西村,打算弄清敌人的兵力部署。谁知一上桥就遭伪军拦截,两名拿枪的伪军凶神恶煞地将他团团围住。别人或许吓得魂飞魄散,但刘锡琨却镇定自若,大咧咧地对伪军说:"你们干嘛呀?我这身上哪有半文钱?"

那两名伪军贪得无厌,一口咬定刘锡琨身上藏有军火,居然上前就要拉扯搜身。刘锡琨对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十分不耻,当即掏出腰间的手枪,枪口对准他们就是几下扣动扳机,砰砰几声过后,三名伪军应声而倒!其他伪军见状唯恐避之不及,谁也不敢靠近,任由刘锡琨骑上单车飞快逃离。

临危不乱 出计谋迷惑敌人

那是1940年的一个夜晚,刘锡琨刚完成了一次危机重重的情报送递任务。为了不惊动敌人,他没有直接返回大本营,而是来到了临淄六天务村,准备探望一位正在这里养病的八路军女战士王金英。王金英此前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负伤,组织上特意安排她在这个僻静的村庄暗中疗伤。

当刘锡琨来到目的地时,夜色已深。他小心翼翼地推开院门,悄悄走进院子,不想却在墙角处瞥见一个可疑的人影一闪而过。刘锡琨立刻警觉起来,难道敌人已经发现了王金英的踪迹?他连忙唤来王金英,将她藏进屋内,嘱咐她万分小心。

果不其然,很快便有几个伪军蹑手蹑脚地潜入院内。他们对这座普通的农舍似乎别有企图,三五成群地在院落中穿梭搜寻。刘锡琨一眼就看穿了敌人的险恶用心,他们很可能是怀疑王金英就藏匿在此,所以前来捉拿。当下时刻关键,如何才能摆脱这出人意料的困境?

突然,刘锡琨想到一个好主意。他故作大胆,冲出房门,对着院外大声喊道:"我知道你们就在外面,我刘锡琨就在这里等着你们进来!"话音未落,他立即翻窗而出,溜之大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伪军们听到"刘锡琨"三个字,顿时胆战心惊、心里打鼓。因为这位勇猛精悍的侦察员早就在他们中间赫赫有名,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如今他们竟在这种情况下遇上了这个八路军传奇,内心自然无比慌乱,哪里还敢轻举妄动?

人在危机时才能看出智慧与应变能力。刘锡琨这一出乎敌人意料的"虚张声势",立刻就让敌人乱了阵脚,无从下手。借此喘息之机,王金英果断拿起手枪,躲进院内等候敌人的下一步行动。

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

刘锡琨虚张声势的计谋固然让伪军一时乱阵脚,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个诡计。当即,一名头目带着几个手下爬上了墙头,想要从高处探查院内的情况。与此同时,院外的其他伪军也蠢蠢欲动,准备循着墙根钻进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金英摆开阵势,手持微操从窗口朝外猛烈射击。滚滚硝烟在院子里腾腾升起,枪声震耳欲聋,那伪军连忙俯伏在地,奋力回击。双方陷入了殊死搏斗,你来我往,火力凶猛,既无人能突出重围,也无人敢冒然撤退。

趁此混战之际,刘锡琨连夜赶回大本营求援。由于村庄地处偏僻,加之黑夜掩护,敌人的支援暂时难以及时赶到。而刘锡琨则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便率领一小股枪手如虎狼般杀回了战场。

当刘锡琨的部队抵达时,只见那农舍前已是一片狼藉。王金英就躲在门内,枪声阵阵,子弹横飞,形势危在旦夕。刘锡琨二话不说,当即命人包抄伪军,将他们团团围住。

火力猛烈,硝烟弥漫,枪林弹雨之下双方战况激烈。王金英虽是个女子,但身经百战,枪法非常了得,她不时探出身子,手起枪落,将每一枚子弹都射得刚好命中目标。而伪军们则纪律松懈,只会互相掩护,无人敢涌上前线。眼见着战况对他们越发不利,那伪军头目终于率残部狼狈逃窜,任由王金英和刘锡琨的部队扫荡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凶险万分的殊死搏斗就此告捷。王金英虽身负重伤,但她临危不乱、从容应战的英勇表现,令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而刘锡琨的机智果断,则再次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优秀侦察员的卓越才能。

战无不胜的神勇侦察员

虽说刘锡琨机智过人、身手不凡,但他能在敌人重重防线畅行无阻,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非同一般的大无畏气概。敌人对他素闻其名,无不心生惧怕,哪怕亲眼目睹也不敢阻拦,由此可见他在伪军中赫赫威名。

有一回,刘锡琨执行完任务正自桥西村返回时,偶遇十几名伪军拦路查勘。那伪军粗鲁放肆,便要搜刘锡琨的身,但刘锡琨无惧无畏,当即掏出腰间的手枪就是两枪,当场击毙两名伪军。其余那些伪军哪里见过这等阵势,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阻拦,纷纷四散逃命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刘锡琨骑着自行车悠闲地走过了桥,丝毫未受阻碍。而那十几名伪军竟一个也没敢再追上来,全都退避三舍远远躲开。可见刘锡琨不但勇猛精锐,而且手腕了得,处事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哪怕敌众我寡也毫不惧怕。

还有一次,刘锡琨奉命深入敌后执行任务。为了迷惑敌人,他特意披了一件僧袍,步行穿过隽村。不料却遭到守在村口的几十名伪军的盘查拦截。那几名伪军见到他这一身"和尚"打扮,顿时狐疑起来,纷纷上前盘查搜身。

刘锡琨毫不慌乱,镇定自若,任由那些伪军在他身上摸索检查。突然,刘锡琨眼疾手快,一个旋身便从僧袍里掏出一枝手枪,枪口对准了伪军就是一阵狂扫。几名伪军应声而倒,其余的哪里还敢多做逗留,一哄而散四处逃窜。就这样,刘锡琨大摇大摆地穿过了隽村,直捣黄蛊。

从这两件小事可见,刘锡琨无论身处何种危机,都能临危不乱、机智应对,而且枪法了得、武艺高强,这才使他能在重重敌阵内纵横驰骋,为八路军赢得宝贵的时间和情报,立下赫赫战功。

名垂青史的英勇侦察传奇

刘锡琨这位勇猛无畏的侦察英雄,在抗日战争年代里可谓是赫赫有名。他不畏艰险,时刻潜伏在敌人的耳目之下,为八路军送来无数珍贵的军事情报,多次挫败了敌人的进攻阴谋,为最终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1年春,日军在泰安地区发动了一次重点"扫荡"行动,动员了数万大军进行"清剿"。当时正值季节交替之时,日伪军蓄意选在这个敏感时节出击,企图趁机瓦解八路军的队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八路军上上下下无不气氛紧张。

关键时刻,自然需要刘锡琨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力挺。他奉命深入日伪军阵地,连续十几天暗中潜伏作战,不辞劳苦,只为及时掌握敌情动向,为八路军制定周密防御作好充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凭借刘锡琨及时送来的关键情报,八路军才对敌人的动向了如指掌,从而采取主动防御的策略,使日军的进攻阴谋一再受挫。在随后的一场激战中,八路军更是全歼了一营日伪军的主力部队,使敌人元气大伤,不得不放弃了原定的"扫荡"计划。

这一系列胜利,实在是全靠刘锡琨这位无畏的英雄侦察员啊。要知道,当时他整整十几天都躲藏在人头攒动、重兵把守的日军大本营之内,到处窥探情报,寸步难行。但他却从不畏惧,反而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谋,自由出入穿梭,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肆意妄为。

日军竭力追捕,无奈刘锡琨步步为营,设下重重圈套也无法将他擒获。直到后来听说他的艺名,无不胆寒心惊,战战兢兢。每每目睹刘锡琨的身影,那些日伪军便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触怒这位传奇人物,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保。

历经一番艰苦卓绝的拚搏,刘锡琨终于全身而退,为八路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情报优势,使日军的进攻打击陷入了胎死腹中的境地。正所谓用老谋深算闻蛇声,方知朝暾夜且明月白。若非刘锡琨及时侦察先机,八路军可能就会被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