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年大火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中有过这么一个片段,一个文工团的文艺青年雷克明在中越边境慰问演出时,想要参加特种兵上阵杀敌,结果遭到狼牙特种部队大队长的拒绝。

后来在部队中十分关照他的方参谋长率领侦察分队执行任务途中,遭到敌军特工队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虽然中国侦察兵倾尽全力救援,但是仅仅带回了方参谋长的遗体,他的头颅被敌军割走邀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没有头颅的方参谋长遗体,雷克明悲痛异常,就在当天晚上他独自一人潜入敌军阵地,将敌军阵营搅得天翻地覆,带回了方参谋长的头颅。

其实,这个事件是根据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方参谋长的原型就是我军在两山轮战期间牺牲的级别最高的侦察兵--一等功臣傅平山

傅平山究竟是如何牺牲的,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仅剩头颅回国呢?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虽然解放军对越军给予了沉重打击,但是越军依旧不知悔改,在我军撤出越南之际,派遣部队继续袭扰我国边境。

为此在中央军委决议下,从1984年开始抽调各大军区部队轮番前往前线与敌军作战,一方面是为了坚守我国的领土,另一方面也起到实战练兵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4月,兰州军区接替济南军区前往边境参加战斗,为应对现代化战争的发展,中央军委又从北京卫戍区中抽调了一批军队骨干组成中国侦察兵(中国特种部队前身),前往前线参战,时任副营级参谋的傅平山也在此列。

傅平山出生于1957年,他来自抗美援朝作战中表现优异,被彭德怀盛赞的“万岁军”——第三十八集团军。1986年,边境战争依旧在继续,各个军区都很重视来之不易的实战机会,选派了大量精锐的侦察兵派往前线参战。傅平山就是北京军区选派的800多名优秀士兵组建的特种大队的成员,隶属代号为“飞虎”的第12侦察大队。

傅平山跟随部队出发前,他的军医妻子于燕萍曾前往火车站送别。夫妻二人见面时,傅平山还是像平常一样笑嘻嘻地安慰妻子,临别之际他给妻子端端正正敬了个军礼,然后背起行囊走进了车厢。于燕萍回忆说:自己当时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可万万想不到,这一次的车站送别,竟然是永世再难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抵达前线以后,傅平山所在的侦察大队就开始不断执行作战任务。为了给指挥部提供更可靠的军事情报,一个深入越南境内生擒俘虏的重要任务被交付给了第12侦察大队。

按照边境居民提供的秘密情报,在越南大黑山一带的越军阵地附近,有越南士兵活动,警惕性不高。他们每天早上九点多与下午两点多,必定会准时离开阵地,下山打水喝,几乎每次都不携带或极少携带武器。

综合研判情报的可靠性之后,部队决定由李副大队长和侦察连长胡贵林带领特侦4连侦察小分队完成这次捕俘任务,为部队抓几个“舌头”回来,作为副营级侦察参谋的傅平山也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任务已经不是傅平山第一次执行了,来到前线以来,他已经完成了六次潜入越南境内的敌军阵地刺探情报的任务,这次任务对他而言,似乎与过往的任务相比,并无特别之处。

当然了,这种敌后作战任务都是极度危险的,每一次出击都堪称虎口拔牙刀尖舔血。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不被越军发现,全身而退四肢健全地回来。

临出发之前,侦察连长胡贵林做了战前部署和动员工作。这一次的作战,要深入敌后大约15公里,不但对地形不够熟悉,而且敌情也不清楚,要在越南人阵地里神不知鬼不觉地绑走越军士兵,这对侦察连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轻装疾进,来去如风,部队决定不携带重火力武器,只带一些用来自卫的轻武器和手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明白,这样的轻装上阵意味着什么,一旦被越军包围,那么必定是九死一生。不过如此安排,也是着眼于战场现实和任务的要求,颇有几分破釜沉舟的味道。看到战士们脸上的表情十分凝重,傅平山不断为战友们打气:“这次任务艰巨!同志们,我们一定马到成功!

12月27日,这支侦察分队趁着夜色潜入越南境内执行任务。当晚夜色深沉,虽然北国已经是银装素裹,西南边陲却依旧闷热潮湿。他们一行人仅仅只带了一天的干粮,在月色的照映下每个人都小心谨慎地前进,一个跟着一个,不敢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走在通向越军阵地的一条小路上。

四周黑茫茫一片,几乎什么都看不见,只能摸索着前面战友的背包绳,一步一步谨防跌入旁边的沟壑中。凌晨时分,雾气昭昭,升腾而起的白色浓雾,给了小分队最好的隐蔽。他们一行人行进到了越南大黑山阵地前方二百多米的位置,捕俘组在前,火力掩护组在后,隐蔽在越军阵地的眼皮底下,静静等待时机。他们的身后十几公里,就是我军的阵地,而越军的阵地上,一片浓雾笼罩之下,没人知道藏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