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衡阳县:年产蔬菜50.5万吨 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们正在采摘辣椒。

6月24日,夏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田野里薄雾未散,来到衡阳县西渡镇振兴村蔬菜基地,只见辣椒、茄子、仔南瓜等时令蔬菜长势喜人,村民忙着采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周兴菊一大早已经忙了起来,手起菜落,一个个脆嫩的辣椒正在被采收。田边的道路上,一筐筐码放整齐的辣椒在等待装车运输。

采摘、包装、装车、运输......这些新鲜的蔬菜当天即可从振兴村运往衡阳市,走进超市、农贸市场,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现在辣椒收购价跌了不少,但市场销路好,不愁卖。一茬辣椒亩产5000斤,一年可种2茬,能卖万把块钱。”宋兴菊说,她今年种了8亩地的辣椒,收入差不多得有8万元。

振兴村村民张辉国,今年65岁,从小开始学种蔬菜,现已有五十多年,这两年他还学会了用温棚育苗。

“从播种、浇水、施肥到采摘、分拣,除去每年过年那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地里,去年家庭收入第一次超过了20万,挺满意的。”张辉国告诉笔者。

目前,衡阳县振兴村有300多人常年在家种植蔬菜,种菜年收入超过5万的家庭比比皆是。

“农历8月份就开始用温棚育辣椒秧苗,全程用的是农家有机肥,所以我们的本地辣椒产得早、品质好,价格也卖得起。4月开始上市,那时候批发价卖到6元一斤。”正在蔬菜基地忙活的张辉国告诉笔者。

振兴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衡阳市闻名的“蔬菜村”,但过去蔬菜苗、瓜苗基本靠外购。为延伸种植产业链,2022年,该村开始尝试利用温室大棚育苗,在满足本村种植户需求的同时,蔬菜苗、瓜苗还销往周边地区。

“今年全村种了1400亩蔬菜,主打产品是辣椒,一亩田可以种两茬辣椒、一茬大白菜,亩产值在1.5万元左右。”振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智明介绍,该村积极在“绿色蔬菜”上做文章,种植的20多种农产品畅销衡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村里还与中南富森、品稻鲜生、市供销社签订了蔬菜长期供货协议,2023年,振兴村蔬菜销售收入达到2100多万。

据衡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辉宇介绍,2023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2.5万亩,产量50.5万吨。接下来,衡阳县将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做好“配好一篮菜”工作,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让蔬菜产业成为衡阳县农业发展的绿色经济引擎。(陈曙霞)

(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