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晋名碑”山西古代石刻艺术拓片展,6月24日在太山美术馆开展,礼赞山西古代石刻,是即将到来的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给全国游客准备的一道文化大餐。配套的VR线上展,在“太原市太山博物馆”公众号同步推出。

山西是文物大省,石刻文物资源丰富,现存各类碑刻2万通(件),位居全国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中国四大石刻窖藏之一的南涅水石刻、蜚声中外的离石汉画像石,是三晋各类石刻文物的代表。太原市太山博物馆,位于晋阳古城和明清太原县城的咽喉要道风峪沟内,石刻文化底蕴深厚。沟口风洞曾藏有唐代武周《华严石经》,沟尽头庙前山有宋代摩崖石刻,太山藏有唐代石函、晚唐《华严经》经幢及清代《定规碑》等珍贵石刻。

山西古建筑博物馆,位于太原五一广场西侧的明代建筑纯阳宫内,现存两汉至清代石刻文物一百余件,包括汉画像石、造像、碑刻、各类石雕等,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里有国家一级文物23件,其中,唐代《涅槃变相碑》和常阳天尊造像2002年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涅槃变相碑》和北周《曹恪碑》2023年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此次展览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太山博物馆、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承办。展览展出山西古建筑博物馆馆藏两汉至清代石刻拓片、太山龙泉寺唐代舍利石函和晚唐《华严经》经幢拓片,共52件,分“汉代——北朝”“隋唐五代石刻”“宋金元石刻”“明清石刻”四个单元。其中,除唐代《涅槃变相碑》、常阳天尊造像、北周《曹恪碑》、东汉离石马茂庄左元异墓画像石外,还有东魏李僧造像碑、北齐韩裔墓志、北齐厍狄迴洛夫妇墓志、唐代柳行满夫妇墓志、唐代王庆墓碣、唐代胡佺墓志、唐代廉德琮造像碑、清代傅山《天泽润公碑》等,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自清代以来屡见于著录。

此次联展是山西古建筑博物馆馆藏石刻拓片首次系统地走出纯阳宫,也是“三晋名碑”专题拓片全国巡回展的首站,展示山西石刻艺术精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三晋石刻文化走向全国和世界的同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最终推动对三晋各类石刻文物的系统保护和活化利用,让更多馆藏文物活起来,提升太山、纯阳宫等太原文物古迹的影响力。

展期持续三个月,其间将举办多场讲座、互动体验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营造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浓厚社会氛围。(记者 陈辛华 文/摄)

来源:太原晚报